生态与文化的深度对接
作者:刘德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生态与文化的深度对接

——首届中国生态文化博览会侧记

  初冬时节,彩云之南依旧花红柳绿,白鸥翔集。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云南中国西部研究发展促进会等主办的首届中国生态文化博览会在昆明隆重举行,给春城带来了浓浓的春意。

  中国首创特色鲜明在各色鲜花装扮下,昆明市会展中心春意盎然,充满生机。展馆内,一张巨幅照片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一块绿草如茵的坝子,清澈的溪流从山间流淌而下,浇灌着牛羊满坡的草原。格桑花在原野上恣意怒放,牧羊人的小木屋犹如绿海中的舟楫,融化在这淳朴古老、充满原野风情的大地上。这就是已成雏形的云南瑞雅生态旅游村康思,位于小中甸香格里拉生态景区。博览会组委会秘书长胡娅华告诉笔者,设立大批像这样美轮美奂的生态旅游景区是博览会重点项目之一。作为首个成功建设的生态文化旅游村,康思生态文化旅游村只是起点。几年内,40个“生态文化旅游村”将陆续在云南的16个地州诞生。而来自红河、楚雄、昭通、丽江等地的生态旅游项目介绍,更是让观众流连忘返。云南生态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利用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喜庆节日、风味食品、竞技活动开展旅游活动,是人文生态旅游最主要的形式,也是云南生态旅游发展的一个方向。

  博览会用丰富的图片和实物充分展示了云南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多种生态文化产品,还举办了云南生态文化摄影展、生态文化论坛、生态文化(资源)保护考察、民族文化展示和交流等活动。其中极具民族特色的红河州弥勒彝族的“祭火·钻木取火”和彝族四腔的现场演出最受欢迎。观众们在现场不仅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之美,还能领略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感受。

  这是中国首次举办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博览会。博览会在昆明举行,正是看中了云南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和实施生态文化战略的决心。近年来,云南伴随着“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和退耕还林、“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等大规模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在管理模式、法制建设、工业污染防治、区域生态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有力推进了生态环境建设。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玉溪市红塔区、通海县、澄江县已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昆明和楚雄彝族自治州还启动了生态市(州)建设行动,涌现出一批生态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绿色区域。

  首届中国生态文化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把生态文化的研究和应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云南省常务副省长罗正富参观了展览,并说:“举办生态文化博览会是个创举,对于宣传云南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云南生态环境,推动云南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西南林学院一位教授说,博览会实现了“生态与文化的深度对接”,将对云南乃至全国的生态文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精心设计倾力打造

  首届中国生态文化博览会是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和云南有关方面的同志精心设计、倾力打造的文化品牌。一年前,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白庚胜就带领中国民协的同志,与中国云南西部研究发展促进会多次商议,确定了博览会的主题是“保护生态环境,共创和谐家园”,宗旨是宣传生态文化理念,探讨生态文化经济发展思路及生态文化经济的可行性模式,吸引海内外优秀的创新科技和人才,与西部大开发实现对接,寻找既能开发旅游资源,帮助资源拥有地民众脱贫致富,又能有效保护旅游地生态和文化环境的良好路径。白庚胜还对博览会的各项工作给予了精心指导。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专门撰文,提出了“文化生态”的概念,阐述了“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他指出,我们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时,不能只重物质性和使用性的自然生态,而忽略了非物质与精神性的文化生态。只要无人传承,文化生态即刻烟消云散,永远消失。即便传承的人还在,倘若文化生态的环境遭到破坏,其文化生态也会产生变异,名存实亡或形存而神灭。中国民协分党组高度重视首届中国生态文化博览会的举办,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的一次重要实践。分党组专门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论述,深刻认识到,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十七大的政治报告,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在中国民协分党组带领下,协会与云南省的同志一起,密切合作,精心组织,筹备工作达一年之久,中国民协分党组还委派副秘书长赵铁信带队赴云南,出席这次博览会并讲话。他说:“首届中国生态文化博览会在云南举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可持续发展,不能不把生态文化的保护摆在突出位置。”赵铁信等还深入到少数民族村寨,以“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进行了调研考察。在景洪橄榄坝傣族村了解到,傣族最有名的谚语是:“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朴朴实实一句话,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讲得明明白白。在基诺族村寨,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村民们利用独特的热带雨林环境,结合古老神秘的民俗开展生态旅游的情况。大家深切感到,民族民间文化中蕴涵着朴素而丰富的环境保护思想,这是千百年来维系生态平衡的基础所在,是极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建设生态文化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

  反响强烈任重道远

  首届中国生态文化博览会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反响。数万名中外观众参观了博览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中新社、云南日报、新华网等都作了报道,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专门发来了贺电。东京大学生态学博士、亚洲绿色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和爱军认为,博览会非常成功,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人类需要经常反省,把一切活动都提高到与自然协同进化的高度,提倡“生态本位”,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博览会向位于澜沧江下游的东盟国家传递了中国进一步强化云南这个国际水源区环保力度的信号,得到东盟国家民众的欢迎。越南驻昆明总领事馆商务领事阮维律说,越南驻昆明总领事馆积极支持此次博览会,已把信息迅速传递给越南有关部门,动员符合条件的商家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发掘商机,实现共赢。

  《2007年中国环境质量公告》称,全国环境质量总体呈好转趋势,但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集中表现为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和农村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威胁。突出表现为生活污染加剧、水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这表明,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声明,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1990年,以《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为代表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之上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之一,这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的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所作出的庄严承诺,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因此,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是各行各业、全体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此次博览会实现了“生态与文化的深度对接”,而生态文化的不断建设,生态文明的长远发展,还任重道远。为此,中国民协和云南中国西部研究发展促进会决定加强合作,把中国生态文化博览会长期办下去,并且不断扩大规模,使之走向世界,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模式、走出新路子。

各地来宾仔细观察热带植物

基诺族妇女纺织表演

基诺族小伙儿上刀山

游客与长臂猿亲密接触

野生大象观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