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文化自信 勇敢面对世界
——专家纵论全球化格局下的中国戏剧
在全球化浪潮的时代语境中,东西方交流不断加深,多元文化冲击日益强烈,正处于艰难转型期的中国戏剧,究竟该如何在发展中平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如何在新的文化格局中重拾自信、焕发新彩?在日前举行的2008“全球化格局中的戏剧发展”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30余位资深戏剧专家齐聚一堂,通过10天的9次会议,就“全球化格局中中国戏剧的传播”、“中国戏剧的民族性和现代性”、“中国戏剧的文化精神”、“经济全球化与戏剧多元化”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促进交流融合
作为东方戏剧的重要源头之一,中国戏剧的发展曾经对世界戏剧格局的形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而在全球化的机遇之下,它正在也必将与世界发生更紧密的联系。
新加坡戏曲学院院长蔡曙鹏说,新加坡本身就最能代表“全球化”,在这样一个多种族、多语言的国家里,竟然同时存活着潮剧、越剧、黄梅戏、梨园戏、京剧等8个中国剧种。虽然上世纪70年代,华语戏曲在新加坡境内的发展有逐渐走下坡路的现象,但今天再看,它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话剧舞台上融入了不少戏曲元素,马来西亚的戏剧中也有中国的秦腔表演,戏曲因融入了各种剧种元素开始复兴——它们不再是单一的戏剧形态,而是更加多元化了。”
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魏莉莎从上世纪80年代就一直致力于中国京剧在美国的教育和演出,在江苏省文化厅的帮助下,她曾经将《凤还巢》、《杨门女将》等6个京剧传统剧目翻译成英语,并组织当地学生在美国登台演出。魏莉莎表示,尽管观众对英语京剧的看法不一,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京剧确实拓宽了美国观众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她说:“在江苏、上海、北京甚至火奴鲁鲁,文化认同和艺术革新中的问题一直在与如何创作、接受京剧传统美学的价值问题碰撞,我希望这种碰撞能推动京剧成为一个生机勃勃、不断发展的艺术形式,成为一个跨国界的中国文化的化身。”
维护生态环境
“全球化和社会发展改变了艺术赢利的方式。文化工业在全球化推广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区别都抹平,抛弃所有人独特的审美趣味。”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说。文化工业的力量如此强大,如何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一个民族的文化独特性、艺术独特性,是他最担忧的问题。他认为,在文化工业泛滥的时代,中国戏剧,尤其是众多的地方戏剧都存在慢慢丧失地方特色、抹煞自身最珍贵的地方色彩的趋势。
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玫也认为,就上个世纪下半叶中国戏曲艺术的实践而言,“保存”时常被自觉或不自觉地置于“创新”的对立面。而如果戏曲过去的传统(包括其艺术生产方式)彻底消亡了,那未来的戏曲就只能以今天的新戏曲作为自己的传统,就只能在新戏曲的基础上发展,毋庸置疑,这种发展将只能是一种失去了源头和根基的、有缺陷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应当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日本成功地保存了自己的戏剧传统,但这并没有妨碍它通过学习西方去建立自己的新戏剧。事实上,它比中国更早地引进了西方的戏剧样式”。
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表示,任何剧种都有大、小两重生态环境。小的环境是指剧种生存当地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情况、剧种的社会地位、代表人物的艺术能力和声望等等。大的环境是指整个国家的生存状态、社会性质、统治思想、文艺思潮等等。大环境往往起决定性作用,维护良好的戏剧生态环境是戏剧发展的根本。因此,他呼吁应当通过全面完整的戏剧调查,掌握目前的戏剧生态状况,通过定期的会演与相关研讨引起社会各方对戏剧发展的关注与扶持。
保持本土精神
保持自信,保持本土精神,是中国戏剧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不被淹没、不丧失自我的关键所在,这是与会专家所达成的一致共识。台湾世新大学教授曾永义提醒说,如果我们无视于自己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一味迷信外来文化为救命灵丹,毫不考虑是否与传统文化相冲突,全盘移植,则对国家和民族不仅没有益处,反而有荼毒之害。他认为,戏曲的当代因应之道,首先在于认识其本质的写意性,其语言富旋律,自有腔调口法,绝不可受西方声乐影响,否则便失去了民族性;而戏曲的诗剧风格如程式运用、脚色行当则是可以予以改良的部分。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董伟表示,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文化同质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应当树立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观。维护戏剧多元化,就要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弘扬各民族优秀戏剧传统。要改善戏剧生态,像保护生物多样性那样保护戏剧艺术的多样性;要勇于创新,让民族戏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只有这样,才能在努力维护中国乃至各国戏剧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促进世界戏剧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