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博大精深的是生活
——访音乐剧《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总导演张然
在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上,由北京大学学生主创的音乐剧《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获得优秀剧目奖和优秀作曲奖。作为一部由在校学生业余创作的音乐剧,其中涉及的专业问题如何解决?该剧的创作将会给校园艺术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就此,本报记者对该剧总导演、编剧和词曲作者张然进行了专访。
记者:该剧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张然:对于本剧的主题和内容,我们希望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大学生爱情秀,而是多少有一些对生活对责任的理解,哪怕这种理解是非常粗浅的。真正博大精深的,是这个社会,而不是那浅浅的、被称为“海洋”的未名湖。当我们坐在宽敞的教室里,不必像当年西南联大的前辈们担心头上的轰炸机时,我们的成绩,我们的志向,我们的心胸,能和他们相比吗?所以我们选择了“澡堂”这样一个几乎无厘头的角度来表达这个并不深奥的道理:一切从最小的事情做起,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和反反复复抄来的论文都帮不了北大。主要演员是北大参加第11届、12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银奖、铜奖的同学。所有演员的舞蹈都是从零开始,整个剧组从正式成立到现在,将近4年,气氛一直很融洽,是一个学习型的剧组。
记者:作为非艺术专业的在校学生,创作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或困惑,特别是音乐创作上的?你是如何解决的?
张然:我自己的感觉,相对而言,单纯的音乐创作在整部音乐剧中是最简单的。最痛苦的莫过于编剧,如何将各种矛盾、故事的发展安排到一首首歌曲里面,是非常折磨人的。如果我们简单地把音乐剧理解为一首接一首地唱歌,那么每一首歌,哪怕只是一首纯粹抒情的歌曲,也有其自身的情节任务。这种分配和调整,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如何去设计、规划音乐与剧情的融合,简直让人抓狂。例如,按照剧情的发展,会有两个连续的欢乐的场面,递进关系。在话剧当中,一层一层做就可以了,而在音乐剧中,我们直到排练时才发现,两段递进欢快的歌舞放在一起,是那么让人厌烦。更痛苦的是,这两段音乐都写得不错,修改起来损失会比较大,那么只能修改剧情,而修改剧情之后,又出现了别的问题。在创作、排练的过程中,音乐和剧情都在同时变化。后来我们通过“音乐——剧情动态表格”来解决这个问题,用大量的、细致的表格来分析、调整我们遇到的麻烦,全局和细节都很清楚,所有的调整都记录在案。动态表格可以说是《澡堂》创作的最核心的工具,在这种表格里,剧情、音乐相互妥协,相互支持。
记者:当下国内也有一些大制作的音乐剧,但往往票房惨淡,以你在校园中的实践经验看,你觉得校园音乐剧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张然:北大的前辈在上个世纪就出版了一张校园歌曲专辑:《没有围墙的校园》。校园的音乐、音乐剧归根到底还是属于这个社会的。校园音乐剧要想薪火相传,唯一的道路就是走出校园。校园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围墙外并不缺少观众。至于大制作音乐剧,票房惨淡固然有问题,但是它们同样起到了宣传、普及音乐剧的作用。无论对于某一个作者、制作人,还是整个音乐剧的创作、制作群体,恐怕都需要用若干部不尽如人意的作品去成就一部成功的作品吧。中国的音乐剧还在摸索中,一些大制作音乐剧的经验教训,是所有热爱音乐剧的人们的宝贵财富。
记者:你觉得校园的艺术教育氛围在你的创作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你希望获得怎样的更好氛围或平台?
张然:北大是一所普通高校,艺术方面的条件当然不能和专业院校相比,连一台进行排练的钢琴都没有。老师也不可能像音乐学院那样有那么多时间指导学生。但我觉得这些对于普通高校学生而言不成问题。北大学生讲究自己动手,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讲某部西方的音乐剧,可能他自己都没现场看过,而学生们就找来原文的剧本和钢琴伴奏谱,将就着破钢琴直接把全剧排下来给老师看。北大最好的氛围是大家都很忙,你把事情做好了,没人有空吹捧你;把事情做砸了,也没人有空嘲笑你。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朝着一个方向忙,哪怕只是瞎忙,这种氛围都是极其甜蜜的。就音乐剧的创作和制作平台而言,确实太需要和更多优秀的制作人、编剧、导演、音乐家、演员们在一起打磨,音乐剧是一个大团队作战的项目,一个人根本没有办法支撑起来。
校园音乐剧《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