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国视协电视艺术评论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年会,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李准、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黎鸣、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王丹彦,电视评论方面的专家曾庆瑞、杜高等,以及电视剧导演尤小刚、制片人马继红等参加了年会。面对中国电视剧行业蓬勃兴旺的局面,专家们表示,应该进一步发挥电视评论的作用,加强评论的引领作用。
黎鸣表示,电视评论是电视剧制作和观众收看电视剧一个重要的引导,作用非常之大。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电视剧生产的大国,但绝不是强国,每年生产的好作品有不少,中庸、平庸之作也有不少,这些现状迫切需要电视评论起到导向作用。中国视协将进一步加强电视艺术评论委员会的工作,做好规划组织。李京盛说,电视理论批评相对于实践来说有所滞后,严肃的、体系性的、学理性的观照不够。现在很多浅层次的评论很多,即对象是一部作品,评论是即席性的、分散的、口水式的。他认为学术研究力量应该成为评论界的中坚,他建议学术研究不要脱离当前的观赏实际,不妨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希望对社会管理者、创作者、一般电视评论和观众以及学科建设都有所启发。
评论力量不够强大,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没能搭载上当前的第一媒体——电视。而王丹彦带来的消息令在场的专家学者为之一振。她说,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全国的部分省电台、电视台都将在明年开播文艺评论栏目,目前正在做试点工作。请什么样的专家、怎么进行评论,让节目更好看,是他们工作的难点。尤小刚说,现在创作者自身已经在思考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来创作的问题了,因为观众对一些价值观缺失的作品的不满意已经显现出来了。他认为,电视评论的导向要和市场反应结合起来,不是什么收视率高就评论什么,也不能完全和观众唱反调,电视台、电台能用固定的时间播放评论节目,对电视市场会起到积极作用。
杜高认为,文艺评论有两个范畴,一是学院派,一是紧密联系艺术实践的评论。现在艺术生产得到空前的解放,艺术批评也要从左的、教条的、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的思想之中解放出来,进行生动活泼、符合艺术规律的批评,要能帮助观众提高审美水平。李洋说,一些电视评论有一种温吞水、不痛不痒的感觉。他认为,好的评论应该有点杀伤力,一针见血,这样对创作有好处。此外,评论不要说外行话,文章也可以短一点,这样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