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东望·2020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启幕
浸润式演出,用戏剧去温暖城市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0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现场

  在春风书院里上演的《贵妃醉酒》,在玉河岸边演出的《牡丹亭》,在雨儿胡同牌楼下现身的《南锣小景》,在齐白石故居前展示的《邻居们》……9月11日,伴着秋风细雨,北京市东城区“大戏东望·2020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在南锣鼓巷街区举行开幕演出。作为“文化东城”的重点活动品牌,本次活动以“戏剧温暖城市”为主题,首次创新采用戏剧融入街区的形式,增加群众的沉浸体验。

  多年来,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以突出东城元素、传播戏剧文化、鼓励群众参与为特点,吸引戏剧工作者、艺术家和戏剧爱好者广泛参与其中,至今已举办9届,累计推出387部剧目(其中,讲述东城故事的原创剧目38部),演出1100余场,惠及观众25万余人次。本届戏剧展演季更加突出戏剧艺术与城市街区的共融,注重百姓的参与和互动。展演季分为开幕街区演出、戏剧主题沙龙、云剧场展播、线下原创剧目展演等单元,打破剧场的固有模式,将城市空间当作舞台,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凸显东城戏剧的原创性、互动性、多样性,传递疫情之下的人文关怀,丰富市民的文艺生活。此次展演季开幕街区演出以“南锣鼓巷”与“温暖”为核心,结合南锣鼓巷的历史沿革、空间个性、文化特色,打造专属南锣鼓巷的街区演出,使空间、艺术与观众形成立体共鸣。

  开幕演出以南锣鼓巷街区空间作为天然舞台,并利用光影设计,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表演空间——从玉河岸边的春风书院出发,途经玉河河畔,进入雨儿胡同,终至南锣鼓巷主街。整场演出融合话剧、戏曲、舞蹈、木偶、皮影、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本次开幕演出总导演梧桐介绍,这场以“大戏剧”概念整合的新业态演出,用大密度的原创内容和非同以往的视听体验,重构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跨时空观演关系,展现前沿戏剧观念,打造“南锣戏剧”梦幻,倡导戏剧与空间共融。

  开幕演出之后, 9月12日至13日在南锣鼓巷举行街区表演及戏剧主题沙龙。其中,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著名导演罗锦鳞携手著名演员陈好、青年导演王翀、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彭涛带来“戏剧——梦开始的地方”主题对话,著名影视话剧表演艺术家宁文彤携手中国国家话剧院著名演员崔奕、李晔以及建筑师高宇,围绕“胡同与实景话剧”进行探讨。

  本届戏剧展演季还开设“云剧场展播”单元,包括历届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的优秀原创剧目和北京市演出责任有限公司出品的经典剧目,将在大麦×优酷独家展映。9月14日至27日,每天一部作品上线,包括根据真实感人事件改编的“戏剧东城” 2017年度大戏《十年》和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生命密码》 ;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温情话剧《男保姆》和《最美的时光》 ;体现平凡人物在大时代下奋斗故事的都市题材话剧《跑吧,儿子》 《微时代之囏人》以及再现传统文化艺术的《旗袍》 《广陵散》等。

  9月至12月,将有9部全新的东城原创剧目陆续在北京儿艺排练场、隆福剧场进行展演。展演的原创剧目中,包括讲述普通人在疫情之下不懈奋斗的抗疫题材话剧《14天》和《门里门外》 。据悉,东城区积极扶持原创剧目创排, 10多年来,先后通过直接补贴演出、对优质剧本重点奖励、政府购买、设立专项资金扶持等方式,吸引戏剧工作者落户,集聚大量创作资源,鼓励开展剧目创作,迄今为止共支持了150多部原创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