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闯关东》剧照
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以朱开山一家“闯关东”的传奇经历反映出“闯关东”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谋求发展的“闯关东”精神及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该剧自1月2日开播以来,引起了观剧热潮和强烈反响。据央视索福瑞公司统计,截至1月20日,该剧收视率就已逼近11%,最大市场份额达27.5%,也就是说,超过全国1/4的开机电视用户在同时收看《闯关东》。而在该剧故事发生地东北三省和华北等地,前38集平均收视率超过9.7%,当地观众反映,《闯关东》让他们看到了前辈人艰苦创业、挣扎求生的历程,很震撼,也很受教育。还有观众认为,这部剧故事跌宕起伏、悬念迭出,人物命运让人牵肠挂肚,演员表演精彩,景色四季分明、服装道具真实,非常吸引人。
这样一部创出如此之高收视率的作品,不仅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也引起了专家的关注。1月24日,中宣部文艺局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在京举办了电视剧《闯关东》创作研讨会,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杨新贵、副局长孟祥林,中央电视台副台长胡恩,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副司长王卫平参加了会议,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主任汪国辉,副主任、《闯关东》总制片人傅思,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郭运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等专家与该剧编剧之一高满堂,总导演张新建,主演李幼斌、萨日娜等主创人员共聚一堂,对《闯关东》一剧的创作经历、思想内涵以及该剧的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部思想深刻、风格独特、制作精良、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的精品力作。
书写民族精神
杨新贵、胡恩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对该剧进行了总结。杨新贵指出,《闯关东》的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电视剧的创作质量,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说,《闯关东》弘扬了人间正气和民族大义,起到了鼓舞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该剧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充分说明主旋律作品可以把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结合起来,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胡恩表示,《闯关东》的成功,为电视剧的创作和播出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中央电视台也将以此为开端,制作和推出更多弘扬先进文化的精品力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落脚大时代超越小情趣
历史的厚重感、思想的深刻性、故事的传奇性、人物的鲜活、艺术的真实性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闯关东》的成功。专家认为,通过一个家族的奋斗史,书写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和精神,展示出中国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发展史和民族精神,构成了《闯关东》这样一部大气的作品。曾庆瑞从家族史与社会史相关联的角度对《闯关东》进行了分析。他说,该剧把朱开山的家族史和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史融合在了一起,通过描写朱家历史命运,形象地透视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30年间,由山东和东北地区具体表现出来的中国社会的兴衰变革,用家族史描写社会史,用社会史托举家族史,使朱家的故事和近现代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形影相随、生息与共,这样,全剧故事发生的环境、氛围就有了历史的、时代的色彩和气息。郭运德认为,一个“闯”字,展现出山东几代人、几千万人为求生存而进行的大移民,这样的题材本身就具有震撼力。周星也认为,该剧的大气磅礴不仅表现在拍摄的手法上,更体现在内在精神中,落脚大时代、超越小情趣,荡气回肠的不仅是英雄人物的内在品性,也是观众所生发出的观后之情。
专家认为,该剧的传奇性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曾庆瑞认为,整部戏都充满了戏剧性和传奇性,无论情节编排还是人物命运的变化发展,都具有浓郁的传奇色彩,使作品的观赏性得到了很大的强化。郭运德认为,该剧在传奇的合理性上下了很大功夫,叙事结构紧凑,环环相扣,线索相互勾连,情节安排巧妙,所有的细节又都是生活的真实体现,所以抓人、好看。但如果只是讲传奇,人们看过以后可能什么都留不下,《闯关东》的可贵是用传奇反映历史的厚重,通过“闯关东”人的命运起伏,展示出无畏无惧、奋力谋求发展的“闯关东”精神,也展现出齐鲁、东北两地不同的风俗人情、地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同时,用传奇的故事将“闯关东”的历史、精神和人物命运连接在一起,让人物在生命极限处挖掘人性潜在的能量和张力,每个环节都展示出不向命运低头,打不垮、压不倒的奋斗精神,耐人寻味。周星认为,传奇故事以版块式呈现,从金沟采金到放牛沟种地再到哈尔滨经商,加上其中的走马帮、开煤矿等情节,使得观众一直可以得到审美上的新鲜感,从而产生更多观赏兴趣。
一部作品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人物塑造的成功。专家对《闯关东》中的人物塑造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闯关东”人物群像的重中之重,朱开山的身上突出了“和”、“气”二字。“和”指“闯关东”人来到陌生的黑土地,与当地人和谐共处、共求生存发展;“气”则指对待恶劣自然环境、对待千难万险,特别是对待侵略者的铁蹄时,永不低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而这种气概又不仅呈现在朱开山一人身上,他的子孙、他所处环境下的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共同具有的这种气概正形成了该剧的伟大情怀。剧中其他几位重要人物的塑造也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
沉住气不浮躁是作品不是产品
该剧的主创人员也在研讨会上谈了自己的创作体会。高满堂介绍剧本创作时说,他自己就是“闯关东”人的后代,“闯关东”的故事伴随着他从童年到成年,这种情怀和精神已经沉淀在他的肌骨里、流淌在他的血液里,为了创作这部作品,他把几十年的情感积淀都挖了出来。为了创作该剧,他和同为编剧的孙建业驱车7000多公里,横跨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四省,用一个半月进行深入采访。他们拜访了还健在的最后几位当年“闯关东”的老人,其中最年轻的80多岁,最年长的已经96岁,这让他们感到,如果再晚几年写这部戏,第一手资料就永远找不到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发现,四个省的图书馆、档案馆都没有一部关于“闯关东”的资料和书籍,这段历史还是一部“口头文学”。作为“闯关东”后人、作为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感驱使着他们尽心尽力去做这件事,不仅要做出一部作品,而且一定要做一部好作品。
不仅两位编剧抱定如此的想法,剧组其他主创也是如此。张新建谈起《闯关东》为何能成功时说,要沉住气,不浮躁,“闯关东”三个字就确定了它的厚重,所以一定要做成一部“作品”,而不是“产品”。在剧中扮演文他娘的演员萨日娜谈起拍摄该剧的感受时说,之所以有这么多可爱的人物形象出现在荧屏上,首先是编剧提供了非常好的剧本,每个人物都很饱满;其次,导演给了大家很大的创作空间,整个拍摄过程都在非常宽松的氛围下进行,这使每个演员都能敞开内心去演绎角色,并且相互之间碰撞出的灵感和情感都能发挥出来,使人物更加鲜活。作为青年演员,在剧中分别扮演鲜儿和朱传武的宋佳和朱亚文表示,很幸运能够参与这样一部优秀作品的拍摄,之前对“闯关东”的历史了解不多,但在编剧、导演的帮助下,最终完成了人物的塑造,这是自己演艺事业的重要收获。
1月27日,《闯关东》已于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完。据悉,近期该剧还将在央视八套黄金时间重播,让更多观众品味“闯关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