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乐吸引更多当代观众
——访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阎惠昌
自正式启用以来,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可谓好戏连台、精彩不断。1月26日至27日,又有一支演出团体登上这个国家级舞台,那就是香港中乐团,这也是国家大剧院迎来的第一支来自香港的艺术表演团体。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该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阎惠昌。
记者:作为来参加国家大剧院“国际演出季”的首个香港演出团体,您对这次演出有着怎样的期待?是什么促成了香港中乐团的北京之行?
阎惠昌:国家大剧院是全球瞩目的一个艺术殿堂,能够有机会到此演出,我们感到很荣幸,也很兴奋。香港中乐团被香港政府和市民誉为“香港文化大使”,此次代表香港团体来京演出,并成为首个于国家大剧院演出的大型民族乐团及惟一获邀的香港艺术团体,很有纪念意义。其实,这不是香港中乐团第一次来北京演出。1987年,首届中国艺术节就邀请过成立十周年的香港中乐团来京。最近几年,香港中乐团接到更多邀请,可惜因种种原因还是没有办法前来。时隔20年后,国家大剧院开幕,又向我们发出邀请,我们终于如愿以偿。香港中乐团这次派出了90人的演奏家队伍,为首都市民精挑细选了最优秀的作品,希望让内地专家、学者和观众了解在香港还有这样一个出色的、令香港人引以为傲的民族乐团。
记者:此次上演的两场音乐会,希望向内地观众呈现香港中乐团的哪些艺术特色?
阎惠昌:香港中乐团建团30多年来,委约及委编乐曲超过1700多首。“从古曲经典到现代情怀”音乐会上,刘文金、赵咏山编曲的古曲《十面埋伏》、赵季平作曲的《忆》、郭文景创作的《阿佤山》、吴大江创作的《缘》等均是这类作品。我们还带来了程大兆为香港中乐团建团30周年而作的《乐队协奏曲》,这是最新委约的作品,并且是特别为国家大剧院而作的首演版本。这个作品中既使用了已有几千年历史的骨笛、陶埙等中国乐器,又加入了西方“乐器之王”管风琴,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主张,我们也希望在从传统到现代这种巨大转变中寻找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记者:香港中乐团与内地民乐团进行过哪些合作,印象如何?
阎惠昌:2005年,我们开始和内地民乐团进行交流,那是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而举行的“两岸三地和平颂”的演出,我们与南京市民族乐团、台北民乐团同台献艺,这是与内地民乐团合作的一次比较大型的活动。一直以来,我们对内地民乐团的发展都很关注,因为民乐团这种大型演出团体的形式发源于内地。内地民乐团有很多优势,比如民族音乐的基础在这里,有很多音乐学院毕业的优秀人才。但是也有一些需要反思的地方,比如香港中乐团每年在香港可以为市民提供25套音乐会,还有七八十场免费演出,这是很多内地民乐团做不到的。如果他们能得到更加稳定的经费支持,从而更加专心地从事文化艺术活动,在乐团运作上输入比较新的理念,相信会有新的发展。
记者:对中国人来说,2008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北京奥运会的召开,香港中乐团是否用民族音乐这一中华文化精粹来宣扬奥运?
阎惠昌:香港中乐团一直在关注奥运,为此我们特别委约中央音乐学院的唐建平教授创作了一首奥运题材的作品《鼓舞中国2008》。来北京之前,香港举行了青少年迎奥运倒计时200天活动的演出,我指挥全场大合唱,气氛十分热烈。香港中乐团很愿意也很希望在国家重大活动中发挥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