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昆曲的良辰美景
作者:本报记者 冉茂金  来源:中国艺术报

海内外专家学者聚焦青春版《牡丹亭》

期待昆曲的良辰美景

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一位研究戏曲的大学教师说,5年前,对于昆曲,台上演的人比台下看的人多;5年后的今天,一股喜爱昆曲的潮流正在悄然兴起,这都是因为有了青春版《牡丹亭》。10月8日,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与此同时,由国家大剧院、香港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及苏州昆剧院共同主办的“面对世界——昆曲与《牡丹亭》国际学术研讨会”也在京举行。廖奔、王蒙、白先勇、李焯芬、邓一江、王文章等及来自美国哈佛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及内地、港、台三地的国际知名戏曲学者、著名昆曲演员与导演60余人齐聚一堂,研讨青春版《牡丹亭》带来的意义和昆曲的振兴之路。

  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4月首演以来,在港、澳、台三地巡演,掀起一股昆曲热浪,尤其让青年学子们对传统艺术瑰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去年青春版《牡丹亭》又前往美国加州巡演,引起强烈反响,场场爆满。是什么让《牡丹亭》如此盛开,让古老的昆曲迷倒海内外那么多人?

  首先是青春版《牡丹亭》对于民族传统的热爱与尊重。曾随青春版《牡丹亭》到美国巡演的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新雷认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核心元素还是原汁原味的,所以到美国去以后,大家一致认为它是代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著名昆曲艺术家蔡正仁亦认为,该剧请汪世瑜、张继青两位昆曲艺术家担任主教老师和导演,这很好地保证了昆曲精髓的传承。

  只有尊重不超越不发展也不行,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还来自一系列的创新。中国剧协秘书长季国平认为,在艺术发展史上,流行和时尚不一定会成为经典,但经典必定是昨日的流行和时尚。戏曲的发展必须尊重原著,继承传统,观照当下。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胡芝风、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丛兆桓等认为,青春版《牡丹亭》是在继承传统昆曲本体艺术基础上,从原作内部艺术地提炼出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相契合的生命精神与情志的内核:关于青春与生命的思考。同时在指导思想、剧本改编、演员培养、舞美设计、音乐唱腔等方面,都做了精心严谨的改革与创新,贯穿传统精华与现代审美情趣,这使昆曲既能留住熟悉传统戏剧的观众,又能吸引年轻观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戏剧系教授颜海平等认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与制作人在美国高校组织的和演出配套的中国戏剧讲座也分不开,这些讲座与美国的中国戏剧教学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则分析了青春版《牡丹亭》的产业化运作经验,认为运用商业化手段推广国粹,让其进入文化消费领域的方式,值得肯定。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昆曲就走出了困境。蔡正仁指出,目前昆曲依旧行当不全,发展不平衡,创承人员稀少,目前能够担任抢救任务、教学任务的老师,全国大概只有20位左右,够资格来传承的学生也不足百人。他建议,对全国的师资力量和需要抢救的老戏进行一次调查,确定青年演员担任传承的任务,定人、定戏、定时、定演。苏州昆曲院院长蔡少华也表示忧虑,年轻的昆曲演员很难找,生源很不理想。

  青春版《牡丹亭》在高校巡演的成功让人看到培养年轻观众的重要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邹红认为,培养观众和培养演员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昆曲的前途,在于培养年轻的演员和吸引年轻的观众。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院长张明远在青春版《牡丹亭》校园巡演时做过一个调查,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喜欢戏曲是因为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证明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日益提升。青春版《牡丹亭》进校园使青年学子觉得高雅艺术不仅西方有,中国也有,因此产生一种自豪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英德提出,应该改变目前高校教学中戏曲比例占得小、多为选修课、多是文本讲授的情况,要在高校本科生中培养戏曲爱好者和戏曲研究者。引进昆曲教学相当必要也是可行的,可以采取课堂观摩、剧场观赏等相结合的形式。

  作家王蒙也表示,希望内地有更多大学成立昆曲研究发展中心,两岸四地共同发展昆曲事业,使昆曲适当地国际化,被更多境外人士所接受和了解。被誉为“昆曲义工大队长”的白先勇对于几年来推广昆曲的甘苦最有体会,他认为,艺术是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文化的,昆曲《牡丹亭》有很好的基础能让西方人像欣赏歌剧《蝴蝶夫人》那样为之着迷。昆曲要国际化,就要不停地出去演出,需要很强的经济后盾,因此需要政府的资助、大企业的赞助。

  与会者还从戏剧文学、表演艺术、史论研究等方面探讨昆曲。研讨会期间,还举行了“牡丹100-青春版《牡丹亭》DVD”的发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