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聚焦神秘面纱下的“岜沙苗寨”
——记第二届中国舞蹈艺术大展“56个民族56种舞”岜沙专场
在文旅经济发展下被艺术工作者改编的芭沙“芦笙舞”
八月中旬,气候宜人的贵州,盛夏暑热正在悄然退去,早晚渐凉的秋风迫不及待地吹来,让人身心舒畅。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的迎宾寨门前,又迎来了一批新客人——几位为中国舞蹈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教授。此次“岜沙之行” ,是在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孙龙奎的倡议下,携同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江东、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刘建和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建民共同进行的。为了让业界了解岜沙,教授们借助“第二届中国舞蹈艺术大展”的直播平台,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带大家走入了这个神秘的苗族村落,去探究这个远离都市繁华,寂静、祥和、安宁而神秘的“中国最后的一个枪手部落” ——岜沙。
由教授们组成和实施的这次田野考察采风活动,内容详实,各位教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对在岜沙的所见所闻,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与判断。这样的考察不同于只关注“跳舞”的舞蹈展示,更像是一场人文荟萃的文化生态展览,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商业旅游大潮给民族文化带来的改变,也展示出原生态民族舞蹈受到职业舞蹈影响后的现状。这种艺术的、学术的、文化的综合性考察视角,让网友们对现存的民族舞蹈的认识更加直观立体。
跟随教授们的路线,直播镜头对准了漫山高大挺拔的树林,顿时,感觉人被浓密葱郁的森林环抱。岜沙崇尚特有的“树图腾”崇拜。他们认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祖先的灵魂,当地人视树为神,并赋予其顽强的生命力。当小孩出生的时候,家人会在自家的山上找一块宝地为其种上一棵生命树,当人死的时候就将这棵树砍下做成棺木并葬于宝地,不留坟头,只在下葬的宝地上重新种上一棵树,意味着人活树养,人死养树,人的生命和灵魂在树的成长中永恒。面对这些大树,孙龙奎忍不住感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信仰的力量最值得尊敬!“千秋万代树精神” ,这个精神就是岜沙人对生命的认知,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镜头里出现了迎面走来的一群岜沙汉子,肩抗火枪、头顶留了发髻,穿着自制的蜡染黑色阔腿裤,脚踩一双草鞋,走起来好不神气。王建民惊喜地感叹道:“这个男子扛枪的形象怎么有一种武士的感觉。 ”“是的,很多西方游客就把我们岜沙男子称为‘活着的兵马俑’呢。 ”一个岜沙壮汉骄傲地回应。看着他们头顶的发髻,孙龙奎解释道:这个发髻被称为“户棍” ,从男子出生就一直保留,平时只用割草的镰刀把发髻周围的碎发剃掉,犹如剃掉大树周围的杂草。户棍就意味着是一棵神树,是人距离天宇最近的部位,便于与祖先对话、与天地沟通,祈福天神保佑族人。发髻是岜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突然,“砰、砰、砰……”传来几声枪响,让大家登时兴奋起来。只见刘建直奔一个岜沙汉子而去,他借了这位岜沙汉子手中的枪抗在肩上,摆出了岜沙汉子独特的扛枪姿态,兴奋地解释道:“这个枪印证了迁徙路上的征战,那个时候是抵御匪盗和野兽的袭击与侵扰,同时打猎营生。到现在不许滥杀野生动物,枪就成了岜沙男子的身份象征,最直观的就是供游客拍照留影,成为了文化旅游的商业卖点。这个功能性的转换,展现了从古代文明到现代文明演变的重要人文符号。 ”
跟随镜头,一行人来到了岜沙的圣物“祖母石”前。这是一块浑然天成、中心内凹出一个圆形大坑的石头。孙龙奎介绍:岜沙苗族的芦笙节定在农历十一月十九日,为期两天,期间会从五个村寨的寨老当中选出一个芦笙王,这个选拔的过程就是聚集在这块“祖母石”周围进行的,整个过程由岜沙成年男子吹奏芦笙比赛完成。每个队伍由一位寨老吹奏一把小芦笙引领,一个队伍接一个队伍,低沉的芒筒加上高亢的芦笙,气势磅礴浑厚,震慑人心,几番对战之后,芦笙王最终被确定。
大家一边回味着那种想象中的情境,一边走过一个又一个吊脚木楼和稻谷舱,头顶上是高达十米左右、层层相叠的禾晾架。王建民道:“这里的稻谷舱经常不用锁门,从古至今岜沙没有过偷盗,一直维持着良好的村寨秩序。 ”他认为这是值得人类学深入研究的现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一个了不起的文明现象。
前面就是东方坡了,这是岜沙苗民鸣枪祭祖的场地。面对着这个面向东方倾斜大概45度、长80多米、三面环林的土坡,孙龙奎介绍道,芦笙节时,芦笙队伍从“祖母石”一路走到这里,等寨老为这棵神树举行敬香仪式之后,几个寨子的男子芦笙队伍全体面向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后退上坡吹奏芦笙和芒筒,妇女们背着襁褓中的孩子面向男人,随着哀怨、跌宕起伏的芦笙芒筒的声音缓缓挪步上山。为了让网友更有切身感受,一行人还特别重现了东方坡的祭祖样貌。退到山坡最顶端的时候,孙龙奎道:芦笙芒筒曲终,一阵火枪声响彻天际,仿佛这个声音能传到祖先生活的地方,芦笙节东方坡祭祖鸣枪就是对祖先的追忆。
东方坡祭祖结束,芦笙节仪式也到了最后一个环节——踩歌堂。按传统方式,芦笙芒筒队伍到了踩歌堂,芦笙王再一次起调,芦笙队伍随即形成一圈一圈的队形,边吹边舞动,这是苗族祭祀活动中常见的圈圈舞形态。过去女人们是不参与舞动的,只是在边上观看着男人们的活动。但是现在的旅游节目中女人们也参加了进去,且跳得欢快。如今的芦笙芒筒调子不再像以前那样悲壮,更多的寓意是对美好家园生活的向往祈福。
进入踩歌堂现场,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文旅经济发展下的节目表演。表演的节目已经被文艺工作者加工改编,不再是原生形态。江东表示:民族文化是文艺工作者进行民族艺术创作的根,了解民族舞蹈身体语言背后的缘由,才能真正了解民族舞蹈的意味。以民族题材进行舞蹈艺术创作,不能丢掉民族的风格、性格、信仰。舞蹈人要担当起传承、保护及推广我们民族舞蹈文化的责任,中国舞蹈、舞蹈人、舞蹈文化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赢得全世界的尊重。
两个小时的直播随着表演节目的结束而告一段落。通过此次采风活动,教授们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广大网友们也了解到了民族舞蹈的一些具体情况。随着“第二届中国舞蹈艺术大展”的直播镜头,人们聚焦于贵州岜沙文化,领略到充满活力的当代苗族文化,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