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写就丹心谱 高歌唱红艳阳天
作者:梁公卿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大家写就丹心谱 高歌唱红艳阳天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云南省文联主席 梁公卿

    2002年4月24日,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昆明隆重召开。 朱运宽/摄

  从1956年至今,云南省文联成立50周年了。

  50轮春花秋月,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云南省文学艺术界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云南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用心血、汗水和智慧,创作出无数艺术之奇葩,为云南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显著贡献。

  云南的文学艺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一道成长。 1956年3月1日,云南省文联宣告成立,云南这块红土地上的文艺工作者有了自己的组织,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省文联的组织引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勤奋创作,迎来了建国后文艺创作的第一个春天,在新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留下了特色鲜明的华彩乐章。宣传云南民族特色的标志性电影《五朵金花》、《阿诗玛》、《山间铃响马帮来》、《勐垅沙》、《芦笙恋歌》、《摩雅傣》、《边寨烽火》等,牢牢吸住全国亿万观众的眼球,把人们引入了美丽神奇、民风浓郁的彩云之南,梦幻之乡。新中国的年轻一代唱着《小河淌水》、《缅桂花开十里香》、《北京有个金太阳》、《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马儿呀你慢些走》、《阿佤人民唱新歌》、《阿波毛主席》等优美动听的歌儿,一天天成长。

  多少动人的旋律在回荡,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建设者;多少远方的客人留了下来,留在了云南,续写着红土高原的神奇和美丽。

  云南,因魅力独特的民族文化而风光旖旎、百花怒放。

  艺术,因辛勤耕耘的艺术家们而光耀环宇、艳阳满天。

  远自汉代的“彩云南现”、“金马倏忽”、“碧鸡耀仪”,回荡着三迤先民拓疆辟壤的足音。当文明的曙光初照神州之时,彩云之南就已浮出“水面”,熠熠生辉。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

  云南,是中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和多文化形态共生带。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彝族古老的十月太阳历和毕摩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哈尼族的梯田文化、白族的本主文化、藏族的宗教文化以及各民族的民俗、歌舞、建筑、服饰、饮食、节祭、工艺品等,林林总总,美不胜收;多民族的共生共存,孕育了云南绚丽多姿的独特民族文化,巍峨壮丽的高山大川,造就了云南特有的“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山山水水各见人间千秋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挖掘出土的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的古滇青铜器,展示出沉睡两千余年的古滇王国历史文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的出土,改写了中国历史的教科书;一亿八千万年前的禄丰恐龙化石,填补了古生物种群的空白;五亿五千万年前的澄江动物化石的发现为我们打开了认知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的一个明亮窗口。

  以大理崇圣寺三塔、剑川石宝山石窟、昆明东、西寺塔等为表征的南诏大理文化,南方丝绸之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每一处点与线,都刻下历史前进的辙印。

  和平使者——“七下西洋”的郑和,那鼓满的风帆似乎还在猎猎作响,展示着昨日的辉煌。

  捍卫共和“护国运动”的蔡锷,那迅猛的火车从滇越铁路一路呼啸,碾碎了袁世凯的复辟梦想。

  创作谱曲“国歌”的聂耳,那高亢嘹亮的旋律穿越炮火硝烟,久久在中华民族胸中激荡。

  红军长征、 “一二·一运动”、西南联大在云南、在昆明,留下了永存的光辉。

  丰厚的历史积淀,多元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云南这个蕴藏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宝库。云南,是放飞艺术家想象的天空,是催生文艺作品的摇篮。

  50年来,在云南省文联的精心组织推进下,云南文艺创作硕果累累,《欢笑的金沙江》、《阿诗玛》、《五朵金花》、《芦笙恋歌》、《云南映象》、《好大一对羊》、《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一窝雀》、“云南重彩画”等等,这些精品力作,犹如一把又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山重水复的云南“大门”,敞开了云南的精神文化世界,让世界更深地了解云南,让云南更快地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在文学艺术的殿堂,云南,从来就不偏僻;边地,从来就不荒凉。

  植根于这片文化沃土,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跨越两个世纪的这50年里,云南,盛开出璀璨夺目的艺术之花。50年,在宇宙行进中仅仅只是惊鸿一瞥,人生于亘古的宇宙,恰似流星一瞬,只有创造的事业才能活力无限,只有丰厚的文化才能血脉延续。

  在云南高原这片炽热的红土地,汇彩云之南之秀美,融众多民族文化之精华,累数千年文明积淀之厚重,集几代文艺工作者之智慧,云南省文联加大联络、协调、服务全省文艺界的工作力度,组织了一批批有影响的文学艺术活动,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云南文艺的繁荣发展引起了文艺界的广泛关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和专家学者的众多好评;文艺繁荣的“云南现象”、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云南模式”,引起了全国文化和文学艺术界的强烈共鸣。

  之所以能取得这一切引人瞩目的骄人业绩,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人民群众乳汁的滋养,更离不开文联每一位文艺战士的呕心沥血忘我奋斗。“万仞之高垒于杯土之微,浩荡之风起于青萍之末”,这,就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默默努力的真实写照。

  “日月无穷已,江山待后人。”云南文艺正以崭新的面貌,崛起于云岭大地、西南高原,并意气风发身姿矫健地迈向全国、走向世界。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文学艺术家们的思想感情与创作灵感为时代和生活深刻感召的产物。”文如其人,文品反映人品,道德先于文章。要想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灵魂之根必须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内核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创作出不朽的文学艺术作品,真正成为一代大家,就要求我们的文学艺术家们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注重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学养的修炼和提升,深入实践,深入基层,虚心向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从生活的源泉中汲取不竭的素材和营养。同时,我们的文学艺术家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艺精品,除了个人的修养和勤奋之外,还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离不开各级文联的组织、协调和扶持。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各级文联的组织建设、基础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用一流的工作,为文艺发展营建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忆往昔,岁月流金;看今朝,风光无限;展未来,任重道远。让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团结和带动全省文艺工作者,以钢铁般的坚定,火一样的激情,去开创云南文艺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