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25集大型系列节目《话说长江》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幕上,它不仅以40%的收视率创造了中国电视的收视奇迹,也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里程碑。20多年后的今天,长达33集、制作周期超过两年、凝结了数百位中国电视人心血和汗水的《再说长江》又在央视一套播出,它给亿万观众带来了难得的震撼、感动和清新,也引发了诸多专家学者以及电视观众对于20年沧桑历史、社会变革的思考与感喟。
《再说长江》生逢其时。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谈道,20年,长江变了,电视变了,观众也变了,一个“变”字,让电视人拎起摄像机再次走向了长江,它是《话说长江》的承接和延续,同时对长江的说与看扩展了思考,从文化的范畴开阔到生态、人文、发展等多个领域,从而揭示出一个更广阔、更鲜活、更生动也更耐人寻味的新时代的长江。
长江,仿若一个巨变中国的投影。那些古老与现代、历史与变革、“亘古不变”与“万象更新”之间形成的巨大张力,使得《再说长江》中用最先进的高清摄像机记录下来的这些“长江的最新影像”,拥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
《重上江源》一集中,圣洁的一滴水与20多年前《话说长江》中《巨川之源》的影像重合在一起。考古发掘将青铜器、彩陶美玉和对先民的猜想带到《青铜岁月》、《古蜀沉浮》等集中来。而先民对宗教和艺术的狂热以及精密工艺技术,使得《话说长江》中《峨眉凌云》、《大足石刻》的影像与20年后《再说长江》中《大佛东渐》的影像美轮美奂。在《话说长江》中主持人还带着观众设想:如果在三峡修建水电站会是个什么模样呢?而今天,世界水利史上又增添一个新名词——三峡大坝,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使得人数多达百余万的移民要离开世代生活的家园。《再说长江》用了四集的篇幅聚焦三峡大坝带来的山河巨变,尤其展现出三峡百万移民顾全大局、艰苦创业、舍己为公的三峡精神以及他们故土难别、再建家园的复杂情感。
“《再说长江》由于拥有20年前《话说长江》留下的丰富影像资源,这就提供了一个进行视觉形象对比的优势。”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再说长江》总监制张长明表示,这个对比直观、有力地凸现出了长江的变化。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分析认为,《再说长江》的横空出世是不寻常的,33集,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目前纪录片制作的长篇之最。而纪录的是整个长江流域,并涉及“文化遗产”、“社会生活”、“重大工程”、“历史与地理”、“科学发现”、“考古揭秘”等若干政治经济人文领域,包括近些年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三峡工程”和“青藏铁路”,这个长江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狭义长江的范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再说长江》不仅表现了外在长江本身物质的变迁,也把我们对长江的认知方式、认知情感的变迁呈现出来了。张长明也提出,20年后以电视方式“再说”长江的变化,实质上也是创作观念的变化。《话说长江》中更多的是注重历史和人文景观,在那个巨变之初的年代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而在《再说长江》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人,也就是说,长江的变化首先是长江两岸人的变化。胡智锋认为《再说长江》中以较大篇幅关注人物故事,这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越来越倡导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关注人的生存、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流架构和潮流有很大关系,同样这也是纪录片的创作趋向。
“用望远镜也用显微镜,也就是宏观与微观并举。”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朱羽君提到了两个感动她的“微观”细节,一个是真实反映三峡移民复杂情感的代表人物,老船工冉应福的告别信和他在安徽新家门口贴上的对联。另一个就是讲到上海变化的时候,选取一对上海老夫妇50年来所记的账本,从四分钱的冰棍到3万块钱的装修,从账本变化看到中国人一种生活的务实精神,和面对困难生活时积极的生活态度。
不少观众表示,现在电视节目比较缺乏精品,希望电视人能多拍像《再说长江》这样优秀的作品,愿《再说长江》能够像长江水一样气势磅礴地清洗一下浮躁而显肤浅的电视荧屏。胡智锋表示,这样大气磅礴的精品之作,使得如今喧嚣浮躁的电视荧屏增加了一份厚重、大气和宁静。它的价值并不完全在于表面收视率,而是一种姿态,是一种思考方式,更是主流媒介的一种责任表现,我们可以将它认为是主流媒体对20年中国巨变所做的一次全景式的记录。
《再说长江》的影像中,长江源头的居民在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