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协,见证了几代舞蹈人的成长,是首都舞蹈人温暖的家园。日前,北京舞协迎来了她40岁的生日。由中国舞协主办,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 《舞蹈》杂志承办的舞蹈访谈节目“舞聚云端”第九期邀请了冯双白、吕艺生、陈维亚、郭磊、马云霞、陈杨萍、刘芳、武帅,与观众分享他们与北京舞协的点滴故事。
北京舞协脱胎于北京市音乐舞蹈家协会,作为首都的舞蹈工作者组织,北京舞协在全国舞协中起到了排头兵的表率作用。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充分肯定了北京舞协在北京市的文化建设,乃至中国舞蹈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尤其在配合国家重大事件中更是始终坚守与新中国共同前进的步伐,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担任北京舞协第四届主席的吕艺生回顾了北京舞协从创建到发展的历史。借助地处首都的地理位置优势,北京舞协依靠“两校两团”成长壮大,“两校”是指现在的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两团”是指当时的中央歌舞团和北京歌舞团。吕艺生任职期间,更是发挥了自己在理论领域的优势,强化北京舞协的理论阵地建设,创办了至今仍在出版的内部刊物《首都舞苑》 ,并举办了贾作光、陈维亚、赵明等多位著名舞蹈家的舞蹈艺术理论研讨会。
回顾过往,展望未来,吕艺生表示,“北京舞协未来还有更大的发展,在未来的40年,尤其是在我们国家崛起的时候,时代赋予北京舞协的任务又不同了,北京舞协会以全新的姿态做出比我们那一代更大更好的贡献。北京舞协不论何时,都是首都所有舞蹈爱好者温暖的家” 。
北京舞协主席陈维亚作为现在的“大家长”也一直承继、发扬着北京舞协的优良“家风” ,带领大家迎着时代的潮流乘风破浪。他说, “40年来,北京舞协一直践行着七个工作指向:第一,主抓思想政治引领;第二,秉承以创作精品奉献人民;第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送欢乐下基层;第四,打造协会舞蹈理论研究平台;第五,加大中青年舞蹈人才培养推荐工作;第六,不断拓展对外交流渠道;第七,全面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陈维亚表示,一定会继承前辈们对舞蹈艺术的严格要求,做好“传帮带” ,将北京舞协越办越好。
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在北京舞协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协会建立早期依靠的“两校” ,直到今日也依然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在舞蹈的创作、研究、交流等方面,“两校”都与北京舞协双向配合,打造了如今所见的北京舞蹈生态。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奖剧目舞剧《井冈·井冈》 、当代舞《运河船工》 ,以及2019年上演的舞剧《百年正阳门》都是近年来北京舞蹈学院与北京市文联、北京舞协合作推出的优秀剧目。北京舞协副主席、北京舞蹈学院院长郭磊认为:“首都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北京舞协有义务、有责任为北京服务,为北京服务好,就是为中国服务好,为中国服务好,就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 ”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多年来创作的一系列经典舞蹈作品《奔腾》《红河谷·序》 《翻身农奴把歌唱》 《谷雨》 《额尔古纳河》 《战马》等,都是经过北京舞协的推介后,才亮相全国舞台。北京舞协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马云霞对多年来推出了众多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的北京舞蹈大赛给予了肯定,“在现今很多比赛都取消的情况下,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舞协承办的北京舞蹈大赛,作为品牌赛事不仅一直未停止,还在全国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
吸纳新人也是北京舞协常年致力的工作之一,这一点从其会员人数的增长上便可见。北京舞协秘书长陈杨萍介绍了北京舞协会员的基本情况,“1980年北京舞协成立,当时会员只有252个,到目前为止,会员人数已近1200个,其中70 %来自各院团、院校以及少年宫、文化馆, 30 %来自新文艺群体。 ”北京舞协从成立至今,就不断地有新人通过这一平台脱颖而出,鼓励和支持青年舞者是北京舞协一以贯之的工作重点。刘芳和武帅就是在北京舞协一路陪伴下成长起来的青年舞蹈家,北京舞协在他们心中也有着非凡的意义。北京舞协理事刘芳在谈到自己和爱人曾明创作的第一部舞剧作品《悟空》得到北京舞协全力支持时,感恩地说:“在北京舞协这个平台上,我们能接触到各个院团以及各个领域的专家和老师们,为我们年轻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术交流平台。 ”武帅则表示,“2007年我第一次参加北京舞协的活动就是第三届华北五省舞蹈比赛,我表演了自己的代表剧目《书痴》 ,这部作品获得了作品创作一等奖,之后去美国进行文化交流,到去年入选2019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等等,我都特别感谢和珍惜得到了北京舞协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