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河的源头慕士山峰顶
1980年由中日合拍的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曾在广大电视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时隔26年,中日两国电视人再度携手、历时两年创作完成的纪录片《新丝绸之路》将于3月10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与观众见面。
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摄制完成的《新丝绸之路》选取了楼兰小河墓地、吐鲁番伯孜克里克壁画等10处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考古地点进行发掘,每集各自成章,加上序篇,共11集。那么,《新丝绸之路》究竟“新”在何处呢?该片总导演韦大军解释说,这个题目可能会给一些观众带来错觉,有人会认为“新丝绸之路”是指丝绸之路的新面貌、新变化。实际上,所谓的“新”在片中有三层含义。一是指重拍丝绸之路,用新的电视技术手段去重新探索丝绸之路;二是展现丝绸之路上的考古研究新成果,比如对于丝绸之路上人类迁徙历史研究的新发现、小河墓地考古发掘过程的纪录等;三是针对丝绸之路现有文物的保护问题提出新的思考,比如敦煌壁画虽然一直受到人为保护但是仍不断在消磨损毁,这样的文物到底能够再存世多久?
和26年前拍摄《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之路》在中日双方的合作形式上也迥异于前。在拍摄规模上, 26年前《丝绸之路》的拍摄代表了当时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最高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像一次国家行为,中国政府为了保证拍摄的顺利进行采取了一系列规格很高的措施,如开通铁路专线、调动部队等。参与摄制的日本NHK电视台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家进入中国腹地拍摄纪录片的外国媒体。而在拍摄《新丝绸之路》时,中日双方的合作是同一命题、分别拍摄、各自制作。中日双方各有五个拍摄小组,其中中方拍摄人员仅有15人,很多人都是完成了一个组的拍摄马上转入下一组的工作。
在创作内容上,中日双方共享素材,但由于双方对拍摄主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尽相同,因此最终是各自提出不同的脚本,拍摄上也各有侧重。日方创作人员更多地把视野定位在丝绸之路的新面貌上,关注沿途百姓的生活现状、地域人文特色;中方主创者的视线则集中于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背景,力图探索鲜为人知的独特的历史遗迹以及遗迹背后的故事。这样的创作视角决定了中方《新丝绸之路》的拍摄必然有赖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成果。该片聘请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林梅村为学术顾问,片中的许多观点均来自于学术界广泛认可的研究成果。考虑到纪录片篇幅有限,丝绸之路这一主题又有太多的内容需要表现,主创者在片中没有做多家言论的展示。韦大军说,也许该片播出后会引发一些持不同观点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争论,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引发这样的探讨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新丝绸之路》的拍摄运用了大量的场景再现,力图使枯燥的考古知识鲜活起来,增强纪录片的故事性和视觉享受。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证纪录片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就成为主创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韦大军介绍,《新丝绸之路》中的场景再现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影像再现,另一种是电脑特技复原。而且只有在没有任何实物可拍的情况下才采用场景再现的方式,如第二集《吐鲁番的记忆》中的伯孜克里克壁画,如今分别存放于瑞典、英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等10个国家的博物馆中,任何人都无法将这些壁画残片汇集一处进行复原,主创者就通过电脑将壁画残片拼接起来,为观众再造了一个虚拟的岩洞壁画,使人们仿佛置身于数万年前的伯孜克里克岩洞;此外,《和田寻宝》中古代于阗国的寺院遗址、《探访黑水城》中黑水城城堡的建筑、《永远的长安》中大明宫遗址的复原等,都是通过电脑特效完成的,届时,观众将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去感受这些早已消失的人类文明的辉煌。
当下电视文化娱乐化、庸俗化的趋向越来越为人诟病,《故宫》、《新丝绸之路》等一批富于历史感和人文情怀的纪录片作品的面世,对于改善电视荧屏的文化生态、提升大众文化素养的作用不言而喻。作为纪录片创作者,韦大军和他的同事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在《新丝绸之路》的拍摄过程中,他们在和田经受了缺氧的艰难时刻,在吐鲁番每日沐浴在摄氏47度的热浪中,在楼兰罗布荒原度过野人般的日子,在沙尘暴的发源地黑水城呼吸着漫天黄沙……
对于即将播出的作品,韦大军和他的同事们还觉得有许多缺憾。他们说,如果时间再充裕些,资金再充足些,也许可以拍得更好。当他们在实地拍摄时,日方摄制组总是随时拿出所在地的卫星图片,地图上的位置标注精准;在新疆航拍时,连飞行员都对日本摄制组提供的地图上所标注的具体位置不甚了解,可见日本同行准备工作的充分。日方拍摄的《新丝绸之路》已于2005年1月在日本播出, NHK电视台是边拍边播,每个月播一集,同时配合播出26年前拍摄的《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的播出在日本吸引了大量观众,其中一集的收视率竟高达13%。配合纪录片的播出,日本的书店里同时出售丝绸之路的相关图书,有关丝绸之路的讲座、展览也相应举办,掀起了又一轮丝绸之路的文化热潮。韦大军说:“那简直就像一项系统工程,这些颇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不畏辛苦的摄制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