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社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研究与实践项目课题研究组委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艺术创设文明,社区美韵流深——教育部社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研究与实践项目课题研究暨全民终身学习艺术类教育资源共享行动第一次专家名师研讨会”日前在云端举办。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星表示, “艺术创设文明,社区美韵流深”兼顾着时代精神和审美趣味。此次会议聚焦社区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研究和实践项目课题;全民终身学习与艺术类的教育资源共享行动、艺术素养提升计划;探讨如何建立社会艺术教育的分级机制、应用性的教育大纲、课程标准和课程评价体系;教育部社区教育大讲堂遴选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杰表示,社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研究与实践项目课题研究组委会率先建构了专业的单位共建体系,积极同专业院校以及行业协会构建合作、建立教学大纲、实施阶段调研和实验,创立艺术教育机构扶持计划等。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彭吉象认为,有的发达城市对于社区教育已经做得很好,比如广州、深圳有针对性地为市民开办讲座,这种模式其实可以逐步在全国推广。
教育部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吕艺生认为,除了共性,还要注重社区的个性。中国社区有自己的个性,中国社区艺术教育也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广场舞,是群众自己的选择,不是机构和学校规定的,它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其自发性的生命力非常强大,在规范化操作的时候不能违背它自身的规律。
北京舞蹈学院校长郭磊表示,舞蹈可以让人解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家在方舱医院治疗期间还能舞起来,就是看中了舞蹈对身心的调节。郭磊认为,规范化舞蹈的社区教育适逢其时。
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斌表示,这些年中国舞协对街舞和国标舞的开发,都是在“社会舞蹈”和“群众舞蹈”的概念下操作的,它跟社区舞蹈的本质没有区别。
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馆长甄巍举例道:“我母亲今年76岁了,有两次我回家看她时,想把家里废弃的洗澡桶扔掉,没想到她在上面画了很多漂亮的花和风景,还在上面写了题词,我就特别感动。我觉得社区艺术教育应该是从老到小,大家发自内心关注,并且一生关注的一种艺术活动和教育形式。 ”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邓宝剑认为,艺术教育更是一种服务。他说,“年轻人如果来咨询练字,我会拍一张字帖的封面用微信传给他,我相信这个年轻人可以在网上很快买到这本字帖。但是对于年纪稍大一点的老年朋友,我会详细地告诉他字帖的出版社、作者等,也会告诉他怎么坐车、到哪个书店去买。如果把教育看成一种服务,我们可以服务得更到位一点。 ”
此外,与会专家就艺术学习中社区的作用、传教者对受教者的服务精神、全民艺术素养的提升、民族器乐的普及和教育、教育衍生品大平台的孵化、艺术市场的规范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艺术教育的功能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围绕如何建立社会艺术教育分级体系、通用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课程评价体系等议题展开充分的学术探讨,同时进行了“B站”同步直播,吸引了两千人次同步观看,共同为社区艺术教育以及全民终身艺术素养提升向更大规模、更长路途、更快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与会专家还与“B站”同步观看直播的几千名网友进行线上互动,并就社会舞蹈以及群众舞蹈研究、社会艺术教育的实践性推进、社区艺术类课程的开展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周星认为,社区艺术教育在国内方兴未艾,作为开拓者要有意识地制定准则、拓展需求,通过共同合作去打破现有的缺少研究和对策的社区艺术教育发展困境,坚守审美精神、注重大众趣味、注重年龄特点,方能突破困难,实现创新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