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化眼光重新发现本土文化
栏目:观察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北京电影学院“新时期中华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呈现和传播”研讨会举办——

以全球化眼光重新发现本土文化

  为探索动画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思考新时期媒介环境发展趋势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思维和发展趋势,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当代艺术研究院协办的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新时期中华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呈现和传播”研讨会日前在京举办,来自北京电影学院、清华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的30多位动画专家学者出席活动并发言。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在致辞中表示,只有找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路径,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才能得到更好传播。“动画艺术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现阶段高校课堂上缺少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动画发展历史深入研究的相关课程,今后我们应加强对动画作品内容、审美、文化内涵的教学,因为一部没有文化内涵的动画作品,只能一时取悦观众,不可能成为经典作品。 ”

  清华大学教授吴冠英认为,就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创作而言,表层的艺术形式包含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设计,而深层的内涵则是审美观、价值观的传递。“传统文化、传统艺术课程不能仅凭学生的兴趣去学习,而应作为课程植入教学系统之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倡导‘宏观看世界,微观看生活’的学习方法和理念。 ”

  谈及传统文化如何在动画作品中得以传承,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副院长曹小卉提出,动画创作首先要有主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艺术观,同时应提炼、创造更多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形象符号,此外还要关注现实生活,重视主旋律题材、红色题材、现实题材、科幻题材的创作现状与发展规律。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黄颖认为,如今在动画创作中,民族性更多体现在动画元素层面,而非结构层面。在她看来,在创作动画作品的过程中,主创人员要有能力以全球化的眼光重新发现本土文化,同时也要有能力用本土化的方式重新描绘新的世界。

  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教授于瑾结合自身创作经验和教学经历,分享了关于当代水墨动画创新实践探索与传播研究的思考。“我们通过‘工作坊’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水墨画创作,挖掘东西方审美的差异性,并力争让差异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于瑾表示,“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不仅对技术、实验性、现代性进行探索,同时也强化了对东方美学精神的探讨。 ”

  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副院长史国娟以动画作品《生生不息》为例,阐述了坚持地域特色、将传统绘画与新传播形式相结合这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创作方法。“ 《生生不息》以国画水墨为主要形式,以吉林长白山丰富的资源为题材,表现了自然‘生生不息’的博大生命之道,以传统艺术形式颂扬了中华民族博大仁爱的气度,用中国的艺术语言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中华精神与美好的中国式审美。 ”

  山西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隋津云提出,动画创作者可以开拓眼界,在中华传统文化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的指引下进行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他以动画作品《杨黼活佛》为例,介绍了如何在创作过程中用情绪而非情节串联叙事、用感觉而非事件串联画面。“其实传统文化就是生活,我们无需费尽心思地捕捉,因为它自然而然就出现在了我们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