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剧《天渠》剧照
“命可无,渠要有” ……随着苍翠满色的青山背景徐徐展现,一抹清渠缓缓在舞台上蜿蜒而下,时代楷模黄大发(朱宏饰)用36年时间带领乡亲们实现了自己的誓言。作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剧目,黔剧《天渠》受邀晋京的两场演出日前圆满落下帷幕。从演出结束后观众的反响看,该剧的确是一出叫好又叫座,同时也能启迪人们心灵的好剧。
黔剧《天渠》没有单一化、表面化地宣扬英雄主义,而是精心运用“黔味”元素,将演员的表演身段、音乐编排设计、舞美布景设置等与该剧的主题相结合,讲述贵州人、贵州事,展现贵州精神,可以说题材、内容、表现手法、演员表演等,都“黔味”十足。
典型人物的立体塑造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这是现实题材剧存在的价值意义。黔剧《天渠》秉承这一目标,力求彰显主人公黄大发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抽象的存在,主人公黄大发的英雄气概和儿女情怀都是通过集艺术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一桩桩感人肺腑的事例呈现出来。黄大发为了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历时30余年,硬生生地靠着锄头、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 ,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的愚公移山精神。要把这样一个鲜活的英雄形象立在舞台上,离不开演员对黄大发这个人物的立体塑造。
典型人物的立体塑造,对于黄大发的饰演者朱宏来说,也是一次突破自我的艺术再创造。朱宏将形体、表演、唱腔融为一体,充分显示了他对人物的领悟力和把控力,突出地展现了黄大发的精气神。黄大发,是党员干部、是丈夫、是父亲……是集多种身份于一身的活生生的人。作为党员干部,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他敢于担当,用真诚打开了阻碍修渠的徐满才的心结,以“三碗酒”的真情流露让其成为修渠大军的得力助手。最终,在黄大发的带领下,艰苦卓绝修渠数十载,终于引来一泓清泉,当地自然生态明显改善,农业生产得以改良,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这样的他是敢于担当的硬汉英雄。而作为丈夫和父亲,他则又多了一份柔情,为了带动大家齐心协力修渠,他舍小家为大家,与生病的女儿对唱,用表达哀怨、无奈的苦丙曲调,将黄大发平日里对生病女儿的愧疚及内心的复杂情感精确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质朴而感人。忙到顾不上照顾生病的女儿,带头拿出女儿的嫁妆钱……面对女儿的病逝,黄大发带着对家庭的愧疚、承受着巨大的悲痛,仍坚守在修渠的第一线。这些点滴细节,从侧面更加衬托出修渠的艰难,循序渐进地将黄大发这样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共产党员干部的内心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舞台上,徐满才、徐满江、开美、牛金花、闺秀的表演也各有特点,惟妙惟肖。如果说黄大发是修渠的带头人,那他们就是渴望摆脱贫困、勇于改变命运的一个个鲜活的基层人物形象代表。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现场观众对主人公黄大发积极参加修渠,一心想要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意境融彻的舞台呈现
戏剧艺术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一部好戏,除了需要高质量的剧本、高水平的导演、演员外,音乐、舞美、灯光、道具、服装、化妆等同等重要,不可或缺。黔剧《天渠》的舞台写实与写意兼备,舞台上的道具不再是单一的一桌一椅、一草一木,而是依据剧情、场次、主题的需要,设置既高度仿真写实又蕴含深层意味的舞台背景。例如,有一幕反映修渠的艰险情形,疾如雷电般闪烁的灯光配上的快节奏的锣鼓声,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仿佛将观众带到修渠的现场,让观众都为修渠的群众捏了一把汗。黄大发带领广大群众上崖修渠,舞台上落下一根根麻绳,演员们把麻绳缠在腰间,呈现出雕塑般的形象,给予观众想象的空间,用这样的舞台表达展现出修渠的不易,进一步升华了戏剧主题。又如,全剧的结尾,很好地将多媒体与舞台道具、现代舞美手段和灯光语言巧妙结合,用全剧最绚丽的服装、最耀眼的灯光、最鲜明的色彩强化渲染了缓缓而来的天渠之水,再一次有意味地推动戏剧发展到高潮。
“文军扶贫”的生动尝试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全省人民正在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硬仗。在脱贫攻坚的重要节点,共产党员黄大发这种愚公移山、劈山引水为人民的精神正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力脱贫攻坚这一“头等大事”需要的精神。贵州省黔剧院选取这样一个现实题材进行创作,将共产党员在艰苦的贫困山区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奋力脱贫的活教材搬上舞台,可谓是积极响应贵州省委省政府实施“文军扶贫”的又一生动尝试。
文艺创作需要眼界和胸襟,需要孜孜不倦、开拓进取的不悔精神。下一步,主创团队将以“十年磨一戏”的精神,精益求精,以恒心、定力、毅力形成合力,将黔剧《天渠》打造成有思想、有筋骨、有温度的精品,继续巡演,接受观众、市场和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