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近日落幕。日前,学术展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共征集影像作品252部,其中入围作品55部,以荣誉展映、共享记忆、非遗影像、社区影像四个单元分别在六个分会场播映。经过专家评选,高屯子导演的《十年寻羌》获得中国民族志纪录片永久收藏金奖;周耒的《放雁》 、康世伟的《轮回情》获得银收藏奖;立里达哈的《克智少年—吉则尔曲》 、许扬的《老人会》 、黄钰晴的《结婚原来是这样》获得铜收藏奖。柯永权的《大河唱》获得中国民族志纪录片传播奖;藏族牧民拉则拍摄的《鼠兔》获得评委会推荐奖;著名影视人类学家庄孔韶获得终身成就奖。
中国民族博物馆为完成广泛而具深度地收藏中国各民族影像资料的使命与职责,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民族影像志收藏体系,携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于2015年共同发起并主办了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该学术展以双年展的形式举办,选取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优秀民族志纪录片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多角度记录我国各民族的真实生活样貌,深层次呈现我国各民族的文化遗存与历史变迁,至今成功举办三届,已成为中国大陆较具影响力的人类学影展之一。
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从数量到质量体现了我国民族影像志的最高水平。主办方与协办单位的增加,提升了学术展影像志的价值和标准,使本届学术展的规格和意义全面升级。中央民族大学的支持与参与,推动了民族学人类学的教学与科研。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主任汤更生表示:“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的文献总库,永久保存国家记忆影像文献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本次入选的55部作品将作为国家总书库的一部分,成为百年后了解我们这一时代的史料和文献。 ”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执行策展人郑茜总结:“在四天展映中,我们充分见证了中国民族志电影的创作与时代同步的态势;看到中国民族志电影在民族历史记忆库的构造中,占据了越来越显要的位置;收获了一个强大的信心——中国的民族志电影正在通过积极回应新时代,找到通向未来无穷无尽可能性的渠道。 ”
北京电影学院媒体传播学院院长叶风表示:“人类学一个最本质的基因是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依据提高和促进民族影像志的学术水平、学术交流、学术传播三个定位,本次学术展无论参与者年龄、制作单位、呈现形态,都体现了多元性的高标准。 ”
本届八部获奖作品在民族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皆具有代表性意义。比如: 《十年寻羌》展现民间信仰在社会变迁中的历史韧性,是民族文化自身命运和走向轨迹的完整呈现。 《放雁》通过非虚构影像方式,记录了壮族非遗项目“天琴”反串表演艺人这一特定人群,凸显了小人物与整个社会复杂多面的关系。 《克智少年—吉则尔曲》还原文化遗产原本的文化语境,记录和表现传承现状与相关问题。 《大河唱》以长期跟拍西北四种民间文艺视像的扎实记录,及其与现代流行文化相纠缠的深刻表述,完成对中国当代民间文化生存与演变的文本描摹。
信息时代高科技手段促进影像形式对人类学研究的介入,不仅在于其记录的实证价值,同时赋予参与者通过影像完成民族志学术研究的书写途径。
作为中国民族志影像的元老,庄孔韶在获奖感言中提出:“我们这个时代是多学科并置的时代,民族志影像面临怎样将学术与电影结合得更好的问题。 ”
本届学术展中尽管有相当部分作品已经不完全是史志类影像文献作品,但它们所记录展示的影像内容大部分依然具有极高的民族学研究价值,尤其对嬗变中民族文化现状的记录和表现,都具有深远意义。其中不少已经不仅具备影像志的意义,更是一部完整的反映民族人类学的纪录电影。
本届学术展上的作品,是每一位参与者对今天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相关研究课题的一份颇具学术性和深刻性的“影视论文” ,它是今天的民族文化学者和影像人肩负使命感的责任、表达和情怀。其中,突出表现了创作者主体思想及情感的介入给予其作品的深刻性及其文化思考。
但不可否认,学术展部分影像作品的拍摄范式及风格理念,依然沿用传统纪录电影的拍摄手段,电影创作元素介入较多。怎样认识这种介入?如何看待这类作品中的虚构成分?如何鼓励和引导创作者学习运用现代及后现代影视人类学的拍摄理念、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于民族志影像的记录,增强民族志影像的学术性和收藏价值?
“从一个创作者的影像记忆变成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记忆,同时变成国家记忆,融入博物馆所构筑的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典藏的神圣记忆殿堂。 ”郑茜希望大家为“推动中华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促进不同人群间理解包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