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景(纸本设色) 朱龙庵
两位原籍浙江的台湾地区画家,早年参加西泠书画社,艺术生涯在杭州起步, 1949年前后他们渡海到台湾,积极推广传统书画艺术。“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他们生前以不能回到故乡为憾,如今他们的家属先后将他们的遗作捐赠给浙江美术馆,使他们的艺术叶落归根。他们是朱龙庵、高逸鸿。
11月6日至17日,由浙江美术馆主办的“龙翔鸿飞——朱龙庵、高逸鸿书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分“笔底琴心——朱龙庵的书画艺术”“鸿飞逸气——高逸鸿的书画艺术”两个板块,展出朱龙庵、高逸鸿各时期的书画作品80余件。
朱龙庵祖籍绍兴,高逸鸿出生于临安,他们都是浙江人。早年他们参加西泠书画社,与傅狷夫、唐云是社友。他们的艺术生涯在西子湖畔起步,继承和发扬了京派和浙派书画艺术的优秀传统。
朱龙庵名云,字龙涵,号龙庵、龙盦。他多才多艺,诗词、书画、古琴、拳剑皆有涉猎,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到台湾后,他任教于东海大学,晚年全心投入书画与古琴的教学工作。朱龙庵之子朱瓯说:“父亲十分重视人格修养,他常说,人品和画品合二为一,生活和艺术相互结合。他认为,书画的主要目的是修心养性,中国的书画艺术不能脱离作者的人格性情,而只以书画技巧来论高下。 ”在朱瓯的记忆里,父亲居家时间必定写字、画画,努力不懈,生活严肃不苟,“这种规律严谨而又充实丰富的生活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写照” 。展览中可以看到,朱龙庵的题字:“君子履躬以礼贤者临义必为” ,以此告诫自己。知名学者徐复观曾有感他的四艺:识其人,气象雍容廓大,胸怀坦率诚笃,气渊以静,味醇以深;读其画,则磅礴而朴厚;观其字,则端望而坚凝;听其琴,则幽微而清越;披其诗文,则自然而识度深远。
高逸鸿本名崇尧,别号兰香馆主。他自幼喜画,花卉、翎毛、虫鱼、走兽无一不精,兼擅真、草、隶、篆各体书法。他的书法融李北海、傅青主、王觉斯之意蕴,水墨淋漓,大气磅礴;花鸟在他笔下赋色明丽,笔气华滋,苍润处如雨后青山,神妙处如云蒸龙变。故乡的山水滋养了高逸鸿的艺术。“早年逸鸿告诉我,西湖是个好地方,她的风貌因四时天候不同而各具特色,无论晴、雨、雪、月,都有一份好景致。 ”高逸鸿遗孀龚书绵说:“故乡山川秀丽,尤其是西湖,给了他许多灵感,他羡慕古人‘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那种境界,希望为这一片美景,留下些许墨影。 ”
濠藤图(纸本设色) 高逸鸿
近年来,浙江美术馆致力于近现代浙籍名家书画的征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2010年接受傅狷夫作品与藏品捐赠以来,先后接受了张书旂作品与藏品、刘墉藏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和郑玉波作品等项目的捐赠与转让。2018年以来,浙江美术馆又接受已故朱龙庵、高逸鸿的书画作品捐赠。其中朱龙庵国画、书法和旧藏名家篆刻印章共计111件,高逸鸿书画作品52件。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绚丽璀璨的奇葩,也是滋养两岸艺术家的“根”和“魂” 。朱龙庵、高逸鸿作品的回归,对挖掘、整理西泠书画社的历史,研究近现代浙江籍书画名家的艺术史迹,丰富浙江美术馆馆藏特色项目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巧的是,唐云美术馆就在浙江美术馆旁边。可以说当年西泠书画社的唐云、傅狷夫、朱龙庵、高逸鸿四位社友又回到了西子湖畔。他们的回归与团聚同时也激活了杭州一段历史,使西泠书画社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这也许是他们回归的意义吧。 ”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