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族管弦乐描绘北京新色彩
——观《新国门畅想》
栏目:新作快议
作者:项筱刚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大型民族管弦乐《新国门畅想》演出照 大季 摄

  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北京演艺集团联合主办,北京民族乐团与北京市大兴区委宣传部承办的大型民族管弦乐《新国门畅想》日前在国家大剧院落下帷幕。这是笔者近年来听过的为数不多的地域色彩浓郁的、现实主义题材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之一。

  作为北京民族乐团2019年的重点创作项目, 《新国门畅想》立足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将双眼投向北京的悠悠远古、市井百态、名胜古迹,以期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引领现场听众完成一次穿越时光隧道的文化之旅。

  《新国门畅想》共由6个乐章构成,分别是《天下首邑》 《京都叙事》 《凤凰展翅》 《水光潋滟》 《南囿秋风》和《国之大兴》 。两位年轻作曲家刘青、邹航各自担纲3个乐章的创作。

  女作曲家刘青笔下的3个乐章—— 《天下首邑》 《凤凰展翅》和《水光潋滟》 ,分别以古琴、打击乐、女高音独唱与乐队3种形式,似是在“不经意间”将听众的思绪牵引至“800年前的大兴”“有凤来仪,天下安宁”和“先有永定河,才有北京城” 3个特定的历史画面。不论是散发着“仙风道骨”的古琴声,龙腾虎跃、纵横驰骋的打击乐,还是柔情似水的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演唱) ,仿佛一个历史老人在我们的耳畔娓娓道来。这是笔者首次倾听刘青的作品,对她笔下的第一乐章《天下首邑》印象颇为深刻。之所以印象颇深,原因有二:其一,立意巧。既然是从悠悠远古追溯,自然要找到一个适宜的乐器载体。刘青当仁不让地选择古琴这个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来“开门见山” ,令听众在“余音绕梁”中触摸着北京大兴的历史厚重。其二,驾驭好。囿于古琴在音量、音色上的特殊性,笔者对其与乐队“竞奏”一直不无担忧——总是担心其在与大乐队“共舞”中被吞没以致失去自我,毕竟它没有古筝的“音箱”功能。然而音乐会现场的效果证明,作曲家已然对此特殊性给予了必要的关注。

  作曲家邹航笔下的3个乐章—— 《京都叙事》 《南囿秋风》和《国之大兴》 ,分别以乐队、乐队与合唱两种形式,点描出北京的京腔京韵、勾勒出新北京的扶摇直上。在这3个乐章中,第二乐章《京都叙事》是笔者的最爱。这是继《北京色彩》 (2012) 、 《宁波色彩》 (为琵琶、二胡与管弦乐队而作, 2019) 、 《青岛色彩》 (2019)后笔者现场听过的邹航的第四部“色彩”之作。与《北京色彩》的“京剧语汇” 、 《宁波色彩》的“越剧语汇” 、 《青岛色彩》的“民歌语汇”不同的是, 《京都叙事》融合了京韵大鼓、数来宝、北京琴书、京剧西皮、二黄、诗赋弦等音乐素材,精彩运用京胡、三弦、快板、鸽哨、拨浪鼓等“下里巴人”乐器,尤其开篇亮相的三弦声,在瞬间便引导现场听众进入北京的胡同。笔者不禁想起堪称文化地标的音乐作品—— 《夜上海》 (陈歌辛作曲) 、 《鼓浪屿之波》 (钟立民作曲) 、 《前门情思大碗茶》 (姚明作曲)和《成都》 (赵雷作曲)等歌曲,然堪称文化地标的乐队作品可谓凤毛麟角。鉴于此,希望邹航在适度扩容后,完全可以将此第二乐章《京都叙事》独立成篇,发扬光大为一部堪为北京大兴文化名片的《北京色彩Ⅱ》 。

  作为一部主旋律作品, 《新国门畅想》自2018年底开始策划,期间历经多次采风、座谈、研讨,最终能够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实属高效。众所周知,主旋律作品不好写,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不好写,现实主义题材的主旋律作品更不好写。从首演音乐会现场听众的反馈效果来看, 《新国门畅想》无疑是可喜可贺的。假以时日,经过反复打磨的《新国门畅想》完全有可能成为北京民族乐团的保留曲目,因为这部作品让听众看到了年轻的北京民族乐团的活力与朝气,看到了北京的新色彩。

  (作者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