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龙门客栈》剧照
京剧《新龙门客栈》 9月13日、 14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武侠情”这一张牌打得漂亮。其中的一个亮点莫过于在剧中,上海剧协副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史依弘“一赶二” ,游刃于金镶玉与邱莫言两个角色之间,或飒爽娉婷,或冷若冰霜,将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赞誉。
“ ‘一赶二’不仅是对演员自身全面性的考验,也给服装设计、化妆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从金镶玉完全变成邱莫言。 ”史依弘透露,这是亮点也是难点,彩排时一分钟才换了一半,试了很多次才最终完成,从而得以在舞台上精准呈现。
再牛的舞美、音乐也不能抢了演员的戏
徐克导演的电影《新龙门客栈》炫酷好看,如果改编后的京剧是传统的一桌二椅形式,观众的心里落差可能会很大。因此作为一出新编戏,京剧《新龙门客栈》的难点还不只“一赶二” ,灯光舞美怎样做到恰到好处不抢戏,音乐怎样和唱腔完美融合不出跳等都是要综合考量的。
“舞美设计、音乐设计都出自各界大咖之手,会不会大家都想展现自己,导致互相抢戏,京剧本体抓不住,变成一场秀。 ”此番首次担任制作人,史依弘有这方面的担心,在她看来,京剧还是以角儿为中心的艺术,观众还是要跟着剧中人物的命运情感走,再牛的舞美、音乐也不能抢了演员的戏,要给演员留出足够的表现空间,这中间分寸感的拿捏非常重要。“各位老师都很懂戏,不仅没有抢演员的戏,还为该剧增色不少。音乐上,为了烘托‘大漠孤烟’的地域氛围,选择了青海花儿《山丹花令》作为主题音乐,并运用了西域传入中原的乐器唢呐,苍凉、高亢的声音一出,舞台上就有了黄沙漫天的画面感,陕北的味道就有了。最重要的是音乐的配乐配器辅导着唱腔往前走,二者融和得流畅自然。舞美用了投影,辅助演员的演唱表演,没有过多的实景,布景长在了演员身上,观众反馈舞美做得很高级。 ”
电影《城南旧事》剧照
在京剧《新龙门客栈》中,史依弘主要用梅派唱腔塑造角色。但有一场戏,“邱莫言为了拖延时间,和敌人斗酒” ,考虑到邱莫言内敛、深沉的性格特点,这一段史依弘用了程派唱腔来抒发邱莫言内心的凄苦,婉转悱恻,很多观众看完演出后表示,这一大段程派唱腔听得过瘾,没听够。
2011年,唱梅派的史依弘学习演出程派名剧《锁麟囊》 ,老师李文敏倾囊相授,好友张火丁支持鼓励,引她走进程派艺术。“刚开始唱程腔,引发业内外很多质疑声。 ”但史依弘告诉记者,荀派本工的童芷苓先生曾在上海连演四出“梅尚程荀” ,梅兰芳先生也有40多出昆曲作品,“能唱为什么不唱,观众喜欢,票房又好,为什么不去尝试。 ”史依弘表示,对于戏曲演员来说,就应该博采众长,各个流派的剧目都应该学习与实践,这样才能丰满自己,开拓自己的艺术之路。
2013年,史依弘又推出“文武昆乱史依弘”系列演出,一人独挑《玉堂春》 《白蛇传》 《牡丹亭》 《奇双会》 《穆桂英》五部京昆传统大戏,将青衣、刀马旦、武旦、闺门旦等不同行当一肩挑。近年来,史依弘一边学习传统戏,一边探索京剧的更多可能性,如新编戏京剧版《巴黎圣母院》 、跨流派一人肩挑四大名旦代表作的“梅尚程荀”巡演,以及创新京剧室内乐版《霸王别姬》等。还跨界参与音乐家谭盾的多媒体音乐剧《门》和《2000 To - day》新世纪交响音乐会的演出,出演2012版《牡丹亭》等。
“程砚秋先生曾说,京剧演员是最时髦的一群人。演员应该跟着时代走,感知时代的节奏,关心这个时代的人想看什么,而不是就这点传统戏‘拿着’ 。梅兰芳先生今天被观众喜欢的古装戏,在当年也是新戏,也是被批判过来的。以前旦角是不能露手的,古装戏里把整个手露出来了,梅兰芳漂亮的指法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认可。如果不是四大名旦的改革创新,就不会有这么受观众欢迎的作品传唱至今。 ”在史依弘看来,在练功房里天天练功,把技能练好,可能会成为一名好演员,但是成不了艺术家,“艺术家是全面的,有着自己对社会对人的思考。要不断学习,有新的东西给观众,让观众有新奇感,否则他能唱的你也能唱,大家都一样” 。
“当然了,创新的前提要基于演员扎实的功底和真正的艺术品格,观众才会接受。有了观众基础和艺术上的常年积累,才能有信心创新一些东西。 ”史依弘说。
青年演员要想成长,必须有戏
史依弘1982年进入上海戏曲学校,由武旦开蒙,又学文戏,文武兼善,毕业进入上海京剧院后,更是一部部戏“堆”在她身上, 1994年就凭借《扈三娘与王英》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青年演员要想成长,必须有戏。 ”史依弘说,“此次参加京剧《新龙门客栈》演出的几个武生演员,一直鲜有演出机会,有的甚至进剧团后就一直跑跑龙套,没有参加过任何演出。 ”史依弘表示,希望通过一出戏,把这些青年演员拉出来,让观众看到他们。只有通过一部部戏的磨练,青年演员才能成长得更快。
2016年,史依弘和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梅建平共同创立了上海弘依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旨在传播京剧,弘扬国粹,开拓京剧的市场化道路。期间,不仅推出“占尽风华”史依弘全国巡演,还在全国各地招聘了一批年轻演员,尽量促成他们在一部新戏里演出角色。
史依弘近年来在专注京剧舞台表演的传承的同时,也在努力致力于发展京剧教育。与国际著名艺术家洛齐共同编撰的《给孩子的京剧》一书,以浅显晓畅的语言讲国粹艺术的故事,以生动活泼的图画画说京剧的核心元素,让孩子们在互动阅读的语境下认知中国戏曲程序之美,受到众多儿童和家长的喜欢。
除此之外,史依弘还一直坚持走进小学、中学、大学举办讲座,普及京剧,出版《史依弘教你学京剧》系列丛书,在上海协和双语学校开设的京剧课程,成为学校的知名艺术培训项目。
为什么要开展京剧教育,史依弘表示她的初衷很简单、很单纯,就是希望传统艺术能够走进校园,让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都能对传统文化有所认识、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