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拓宽视野,彰显中华民族女性之美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中国美人》创作研讨会举办,与会专家认为——

要拓宽视野,彰显中华民族女性之美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文化兼收并蓄,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共同开发、开拓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各民族的文化交相辉映、博采众长,共同缔造了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而各民族的女性既是家庭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也是本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关键力量,她们不仅代表着本民族的风采,更代表着中国人丰富的美之形象。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中国美人》由郑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策划,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中国美人》创作研讨会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日前在中国电影家协会举办。该作品旨在通过讲述不同民族女性的故事,来展示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人文风采和精神面貌。

  本次创作研讨会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联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指导处、郑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承办。中国影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中国影协分党组成员、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饶曙光,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会长张思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主席牛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朱靖江,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所长赵卫防,电影频道创作部副主任林丽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韩万峰,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指导处处长张弛等业界专家学者,与郑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徐大庆,郑州市文联副主席周春晖,郑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尚蔚等共聚一堂,从创作初衷、价值观引导、对现实社会的映照、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着眼,对《中国美人》的创作形式与价值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在当今经济和社会环境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新媒体带来了全新的传播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各行各业的更新换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也在这样的改革浪潮中不断寻求着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姿态。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一大批创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守,记录和传承着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民族信仰和价值体系,呈现的既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据介绍,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中国美人》的创作将结合新的时代精神和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作品将站在中国的版图上,选择地理位置相近的不同民族入手,以纪实和唯美兼并的风格来讲述真实的故事,为各民族的同族同源提供丰富依据,为中华民族文化建立一部影像形式的、体现人类学、民族学的生动教科书。

  牛颂十分赞赏《中国美人》选择女性群体作为纪录片表现的对象,他建议以婚姻、家庭、工作等不同的主题组织创作架构,同时应重视作品的商品属性与发行渠道,在真实性与审美性之间实现平衡,同时兼顾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闫少非认为,美通常是具有神秘感的,主创团队可以从神秘感这个角度开掘少数民族女性之美,继而去寻找隐藏在美背后的文化内涵。他建议, 《中国美人》无论创作、主题、视点还是手法都要尽可能地聚焦,因为聚焦得越清晰,作品的完成度和品质就会越高。向云驹也认为, 《中国美人》应当聚焦于美人、美事、美物、美俗等主题,展示女性美的风采、讲述女性美的故事,从而彰显出中华民族大花园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在朱靖江看来,传统与现代的差异、城乡的差异、代际的差异,都可以在少数民族女性题材纪录片中得以呈现。他建议《中国美人》从女性视角入手,不要拘泥于少女这个单一群体,而是拓宽视野,去表现更加广阔的女性群体。他希望不要以猎奇性的视角去记录拍摄少数民族,也不要让少数民族被拍摄对象刻意迎合汉族人的想象,不能将拍摄对象物化,而是要让少数民族更加真实地进行自我文化输出。与此同时,朱靖江认为创作时要做足功课、有敬畏之心,不能触犯少数民族的一些禁忌。

  张思涛认为, 《中国美人》应当将创作视野收得小一点,从小的角度切入,去展现大的主题。例如可以从少数民族女性的婚礼、服饰等角度着手进行记录拍摄,以小见大地展示一个民族的特质、展现一个女性群体的风采。李道新建议, 《中国美人》的创作应尽可能地减少宣教性,不要面面俱到地展示过于丰富的主题与主旨,而是要在有限的片长容量中追求“单纯的博大”和“少数的丰富” ,同时也应重视对民族共性中个体特质的发掘,避免脸谱化地表现少数民族女性形象。赵卫防则建议《中国美人》借鉴国外一些纪录片的创作方法,加强作品的故事性,将叙事性与真实记录相结合,展示出中华民族女性美的宝贵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