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非马?马非马!
栏目: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张亚萌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二分之一隐(绢本) 李关关

  《帕洛莫》是巴西艺术家蓓尔纳·雷尔的一场表演,记录在视频和照片中——一个男人身着警察服装,骑在一匹通体纯红的马上,游走在街头巷尾;帕洛莫(Palomo)除了是马的名字之外,也是西班牙语中“鸽子”的意思,象征和平。这件著名的作品呈现在8月17日至9月16日于呼和浩特市艺泰空间主办的“马非马——当代艺术邀请展”中;同时呈现在展览中的还有来自中国、英国、俄罗斯、巴西等6个国家的14位艺术家创作的中国画、油画、雕塑、版画、装置及影像作品。

  在内蒙古的草原,“马”无疑是最经典的形象。“它们跳跃、喧嚣、嘶鸣,如同狂风大浪向你袭来,如惊涛骇浪般不可抵挡,它们就是草原的魂魄、马背民族的骄傲、民族文化的象征。 ”因而,策展人贾若曼以“马”为主题构建了此次展览。“在碎片化的读图时代,我们提出以‘马’这个单一而纯粹的元素作为命题,使大众在海量信息与注意力不断转移的矛盾中驻足,感受来自不同国度、不同经历与背景下通过马的形象做出的不同阐释” ,她说。

  自古以来,马作为艺术表现的叙事主体,就深受历代艺术家的喜爱。在古代岩画中出现诸多马的形象,其简单稚拙的图形抓住了马的基本特征,一些“变形”的马让人觉得矫健优美、耐人寻味。汉代是我国鞍马画的第一个高峰,其表现题材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在墓室壁画、画像砖、画像石、雕塑等出土文物中均有车马出行等内容,如内蒙古和林格尔的东汉墓壁画中马的形象非常具体准确,而且表现手法也较为夸张,形成这个时期特有的汉马造型。从魏晋隋唐开始出现鞍马画画家,作品以写实为主,到宋元时期进入鞍马画的第二个高峰……公众从各个时期绘画中马的不同造型、材质及呈现的方式可以领略到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和文化的演进,具有启迪意义。

  至近现代,马虽然从征战到运输的实用意义上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也因其与人类的长期共存和自身的高贵体态、卓越技能成为人们某种精神象征而备受喜爱,也成为当代艺术家热衷于表现的题材。当代艺术家笔下的马,已不再是功能意义上的描绘,而是一种生命和精神符号的表现。“我做的马从来也不太像一匹马,早期的马有点像人,现在的马有点像魂。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喷漆着色的原因,我想去掉雕塑的重量,一个魂应该是轻飘飘的,当你拎起它来的时候,却是沉甸甸的。 ”雕塑家于凡这样介绍自己的《侧风》系列作品。

  如果说马曾经代表了人类对于自然的征服和驾驭,那么随着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马成为寄托他们逃逸现实的一种梦想和精神的折射与宣泄。“画马不是马” ,马只是表达人的一种精神和情感的媒介。在艺术家邱光平的早期浪漫主义创作阶段,其作品中的马是随性而自由的;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它所代表的古典英雄主义情结在现代工业文明冲击下消解,马的形象又在忧郁中包含了英雄迟暮的怅惘。

  贾若曼介绍,“马非马”的主题源自《庄子·内篇》的第二篇《齐物论》 ,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我的对立面就没有我本身,没有我本身就无法呈现我的对立面。这样的认知接近于事物的本质——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在变化当中,而且是在向它对立的那一面在做转化:“艺术史发展本身就是艺术家视觉观察方式的演变史,可以说认知事物与欣赏作品也是观看者的视觉探索与心理发展的体验过程,通过‘马非马’这个展览的呈现,提示我们在反思定式思维的前提下不断发现和认知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