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好的德行彰显在一个领域蔚然成风,当明德引领风尚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自觉追求,爆发的能量助推的是时代主旋律的强劲高扬。
21世纪的今天,当历史的车轮将我们推向更远更高的地理和精神场域,当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东方,当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普遍共识的世界大命题,当中国以更大的文化自信面向国际,更好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使命,将赋予新时代中国文艺工作者更深远厚重的意味……
70年,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写给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之四
本报评论员
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大汤山脚下的中国航空博物馆内,停放着一架用一个剧团名字命名的米格- 15战斗机—— “香玉剧社号” ,一个已成为文艺工作者与祖国人民休戚与共的象征性存在。
德如地厚,戏比天大。不仅捐飞机、上前线家喻户晓,伴随新中国70年,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常香玉70载艺
途执著追求,让豫剧这个乡间小戏成长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
今天,德艺双馨的“香玉精神”以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方式影响着文艺、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精神……
“只要羊能上去的地方,我们的戏就能上去” ,这是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晋剧“小皇后”史佳华带领团队坚守戏剧基层舞台传出的佳话。多年来,中国文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授予一批批艺术家“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并向全国发出“弘扬‘德艺双馨’精神,争做‘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铿锵倡议。
当美好的德行彰显在一个领域蔚然成风,当明德引领风尚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自觉追求,爆发的能量助推的是时代主旋律的强劲高扬。
文艺与文艺家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导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不可估量。
一
文化是民族的根,精神是民族的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 。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用明德引领风尚” ,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具有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拥有“培根”与“铸魂”的厚度。
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新中国用70年在世界史上创造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其深层逻辑是拥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和价值主轴,让我们卓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需要中国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挺立民族脊梁。而当代中国精神集中体现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说。
信仰驱动人生,共识引领社会,价值导航国家。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出当代中国精神世界的“价值公约数” 。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界也需要凝炼自己的“价值公约数” ,为艺术人生赋值,为艺术创作赋魂。
2012年“两会”前夕,“爱国、为民、崇德、尚艺” ,红红的8个大字被铭刻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大楼上。这是中国文联向社会发布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的高度凝炼与核心阐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艺界的具体落实,是文艺的价值标尺和精神旗帜。自此,从倡导到践行,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航标指引下,率先垂范以文艺实现价值引领,担当时代使命。
二
明德何之谓?
《礼记·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诗·大雅·皇矣》曰:“帝迁明德,串夷载路。 ”《荀子·成相》载:“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作为民
族的精神传统,明德,谓光明之德,完美的德性,也称德才兼备的人,亦指彰明德行。
康德终生仰望的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几乎已成世界有识之士坚守的人文信条。同时,他以“美是道德的象征”来连接二者,道德被视为无功利的艺术的终极功利。
用明德引领风尚,关涉主体与客体、“做人”和“做文”两个维度,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 。德,是文艺工作者立身处世之根、人格魅力之本,更是作品思想光芒的光源。只有坚定伟大理想信念、正确价值坐标、高尚精神境界,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才能以创作温润人心、引领风尚。这是主体,即“做人”的维度。
2018年6月6日,鲜红的党旗前,83岁高龄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举起右手,和其他青年党员一起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现场,老人一次次眼眶湿润,泪光中闪烁着矢志不渝的信念的光芒,也让人从中读懂他何以能倾其一生奉献电影事业,以塑造无数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成就平凡中的超凡。
回望艺坛,梅兰芳蓄须明志抵日寇、徐悲鸿丹心铁骨赴国难,吴冠中穷其一世不负丹青,丛飞10余年透支生命构筑贫困儿童希望的课堂……助推中华文艺星光璀璨的文艺家,哪一位不是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的典范?
无道则文不立,道弱则文不强。德是艺之魂,决定着艺的方向;艺为德之本,奠定着德的基础。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拥有思想筋骨,道德光辉、情感温度,才能美教化、正人伦、移风俗。这是客体,即“做文”的维度。
“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曾因主演电影《焦裕禄》而在一年内独得电影“金鸡” 、“百花” 、“飞天”等最佳男演员桂冠的中国影协名誉主席李雪健的话朴实无华。正是所谓的“傻” ,荣誉满身的他即便在拍摄电视剧《中国轨道》时得知身患癌症,依然边化疗边拍摄,用心血和生命铺筑“中国轨道” 。这是一个优秀艺术家“做文”的态度。一生追求“认认真真演戏”的李雪健,让诸多佳作承载着个人与所塑造的形象的双重精神品质,怎能不触动人心!
抚今追昔,无论昨天被誉为中华民族解放号角的《义勇军进行曲》 ,成为民族觉醒先声的《呐喊》 ,还是今朝扬国威、振国魂的《战狼》 《红海行动》 ,展现当代英模风采的《孔繁森》 《杨善洲》 ……优秀文艺作品无不是激浊扬清,弘扬正气,以思想与道德力量启迪心智,烛照心灵。
三
在新中国诞生前夜、中国文联脱胎之时,亲临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毛泽东主席在讲话中说:“因为人民需要你们,我们就有理由欢迎你们。 ”
一句“人民需要你们” ,真诚、质朴,却内涵深邃。文艺工作者何以满足人民需要?唯有走出小我,拥抱生活,拥抱人民。
2016年11月30日,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寄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
文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最根本的道德律。
伴随着新中国70载的非凡历程,团结在中国文联大家庭的广大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心连心、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铿锵书写着中国文艺华彩篇章。
从老舍《龙须沟》展现新旧时代两重天,到吴冠中《长江万里图》描绘锦绣山河;从《东方红》的恢弘抒写,到《复兴之路》的壮美画卷;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到“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创作工程……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文艺画卷,倾注着创作者的家国情怀和对人民的热爱。
从抗击“非典”到抗震救灾;从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足迹遍及神州大地、“最美志愿者”身影温暖穷乡僻壤,到援建希望小学、开展文艺扶贫;从助阵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到“今日中国”艺术周、“一带一路”主题创作等助力国家构建“大外交”“大外宣” ,一场场勠力同心的文艺实践,文艺工作者用真情服务大局、服务人民。
四
当下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多种思想碰撞、多元文化交融,经济的疾驰来不及等待精神成长的步履,和谐社会中夹杂着信仰迷失、道德缺失、价值错乱、行为失范,文艺繁荣背后是有“高原”缺“高峰” ;存在心浮气躁,原创力匮乏,甚至善恶不明、美丑不分的隐忧;一些文艺家被名利俘虏,理想失守、良知沦陷……挑战前所未有,亟须以精神引领调正价值罗盘。
面对当下文艺乱象,摆正文艺与时代精神的“风向标”刻不容缓。2011年10月,中国文联召开“加强和改进
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 ,让一股“文艺评论开新风”的清流在全国蔓延开来。2014年5月,中国文联成立国内首个全国性文艺评论家组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随后,全国28家省级协会相继诞生,中国文艺评论基地遍地开花,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国评论版图日渐清晰。——以评论引领导向,文联在行动。
匡正失范需要榜样的力量。近年来,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会同中央文明办等机构在全国开展“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从北京到青海,从辽宁到福建,从安徽到湖南,多年来,艺术家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道德的力量借艺术形象在社会不断延伸。引领风尚需要榜样的力量。多年来,中国文联先后举办了常香玉、阎肃、丛飞、韩雪等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先进典型座谈会,弘扬美德,传播正能量。——彰显榜样的力量,文联在行动。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2016年10月,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在京成立,接着,全国各文艺家协会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委员会相继成立; 2018年1月,《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倡议书》强势发出。——加强行风建设,文联在行动。
……
世界大潮,浩浩荡荡。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看了元杂剧《赵氏孤儿》 ,盛赞其歌颂的忠诚、仁爱和正义,亲自将其改编且促其热烈上演,借以表达他的启蒙思想。200多年前,一部中国戏剧洋溢的道德光彩就已在助推法国乃至欧洲的启蒙运动, 21世纪的今天,当历史的车轮将我们推向更远更高的地理和精神场域,当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东方,当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普遍共识的世界大命题,当中国以更大的文化自信面向国际,更好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使命,将赋予新时代中国文艺工作者更深远厚重的意味……
薪传大德、勇唱大风,天宽地阔,创造,未有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