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机器人央央用娃娃音唱出音乐人工智能作曲的唐诗《悯农》,这样的体验是否很新奇?6月23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首演的“未来音乐会”3D音乐会《中国十二生肖》,用当下最前沿的现代科技手段与音乐进行了一次美妙碰撞,迸发出未来音乐的火花。
作为一台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大型舞台作品,该项目负责人、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小兵教授研究3D音乐已有十余年,本场音乐会主打的科技亮点就是主打3D音乐与前沿科技的完美结合。晚会上不仅展示了12首民族声乐艺术歌曲与计算机音乐、人工智能技术、新媒体艺术等结合在一起的创新性表达方式,还加入了虚拟主持人、机器人、人工智能伴奏、5G+VR/AR共享平台、大型多媒体等“吸睛”元素,是中国首场高科技音乐会。
当下,网络直播已成为一种潮流趋势,我们在电脑前、手机上就能随时可见各类综艺活动、音乐会甚至网红主播与我们的实时互动。可是,像“未来音乐会”3D音乐会《中国十二生肖》这样在一台现场晚会中同时运用那么多前沿高科技手段的直播节目,在国内尚属首次,由此而带来的聆听感与观看传统网络直播节目的感官体验也是完全不同的。
音乐会的12首民族声乐艺术歌曲均为原创3D音乐,在学术类电子音乐的基础上,用中国观众熟知的民族音乐语言来表达,更简洁直观地让观众感受3D音乐的魅力。倡导“跑动起来、流动的”理念的3D音乐是基于Object运动来控制多维信息,力求比传统立体声音乐有更动人的艺术感染力,但是经过网络直播传输给广大观众的3D音乐是否还能保持现场聆听那般的卓越感受呢?为了能将原汁原味的3D音乐完好无损地传递给通过网络直播收看的观众,本次音乐会的5G+VR/AR直播项目由中国联通和爱奇艺网络视频播放平台联合执行,用最先进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和3D效果模拟的实际影像,向广大收看网络直播的音乐爱好者们提供了完好的视觉、听觉体验。
我们知道,5G下的传输反应速度要比人声传递速度快140倍,正是有着“速度快,延时低”这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音乐会中,无论是用大量电子音乐铺陈的《老鼠嫁女》《牛气冲天》《虎虎生威》《月中玉兔》,还是充满地域民族风情的《马到成功》《神气的猪》《吉祥的羊》,或是京剧唱腔的《天地猴王》,甚至是流行唱法的《白蛇的爱》,12首风格形态各异的歌曲搭载5G+VR/AR共享平台之后,音乐与画面配合精准,画面清晰流畅,配上“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后体验VR/AR带来的如临现场的360度视野,杜比环绕立体声音效从头顶穿越,多重高质量体验回馈给众多通过网络观看音乐会直播的热爱音乐的观众们,这是人们从前观看任何一场网络直播音乐会都不曾有过的愉悦体验。
3D音乐力求最大限度还原真实自然的声场,打破了收听的时间和空间局限,使观众随时随地戴上耳机就能通过互联网欣赏到几乎等同于现场聆听效果的音乐会。这场以3D为主旨理念的“未来音乐会”,用3D技术成功地将现场与观看网络直播的乐迷连接起来,几乎完美地将声场从各个维度全方位还原出来,带给观看网络直播的观众仿佛置身于音乐会现场的沉浸式逼真感受。在这样一场与学术类电子音乐联系紧密的音乐会中,对声音微小细节的变化都是十分讲究的,现场能够用耳朵感知到的极其细小乐音,通过网络传输后效果丝毫未打折,透过耳机,依然还是能够清晰地听辨出声音的微小频率和声音层次变化、声像游移、混响和延时值大小等技术处理手段,前后、左右、上下360度复刻原音,用科技唤醒了音乐的无限可能。
未来,高科技将会引领我们步入怎样的音乐生活?答案现在便已初现端倪。在5G技术还未普及至商用领域的今天,艺术领域已率先享受到了它带来的无穷便利,3D音乐会《中国十二生肖》等走在时代前列的舞台精品项目正以5G的超高速向我们“飞”来,让我们能够以更为便捷的方式远距离欣赏到不亚于现场近距离观看舞台作品的完美感受。甚至,5G技术已经在网络演奏、音乐录音等领域发挥着它“零延时”带来的优越性。早在2018年9月,中国联通与华为合作,通过5G技术成功演绎了国内首例异地合奏音乐会;而在此之前,身处伦敦和柏林的音乐家同样运用5G技术跨越了空间距离限制,合作演出了一场世界级水平的音乐会。在录音艺术领域,通过5G技术可以轻松地将两支身处异地的乐团进行同期录音,免去了两团乐手必须相聚于同一场地方能完成录音的空间限制,音乐制作的效率大大提升。不远的将来,通过5G网络观看精品舞台艺术作品、两地合奏音乐会、两地同期录音甚至更多现在还未开辟的方式,都将会成为艺术生活领域的日常,成为艺术家们传播艺术作品的得力臂膀。
未来的音乐会,可以是将3D电子音乐与人声、舞蹈等元素跨界融合的音乐会,可以是借助5G+VR/AR平台“翅膀”实现完美视听感受的音乐会,还可以是完全由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创作的音乐会……未来已来,让我们共同聆听现代科技与未来音乐的交响。
(作者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现代流行音乐教研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