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山里、生活中挖掘最生动的题材
——记《山高水长》的创作心路
栏目:创作谈
作者:李宽  来源:中国艺术报

山高水长(中国画) 李宽

  《山高水长》是我的水墨纸本画创作。这幅画高240厘米、宽600厘米,以横幅画卷表现大凉山彝族乡亲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以及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

  《山高水长》描绘了彝族同胞的生活场景。亘古不变的大凉山和奔流不息的山泉河流孕育了这方水土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彝族乡亲,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至今仍保留着农耕文化的生活方式。他们敦厚质朴的人性、他们特有的民族文化魅力、他们身上散发的泥土芬芳以及生于斯长于斯的生命轮回,构成了本次的创作主题。

  在创作初期,我进行了长期的采风,三次深入大凉山布拖、布格、甘洛等地,参加“火把节” ,过“彝年” ,真真切切与当地老乡同欢乐。伴随着艺术活动的深入,大山深处乡亲的喜怒哀乐开始让我时常牵挂,内心也开始喷涌出创作的冲动,第一稿作品画得很顺利,一气呵成。

  到了创作中期,构图、设计画面布局、确定人物形象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这时我要同时分析画面构成、笔法、形式、色彩关系等要素,并处理好它们。这幅作品从构思到最终完成历时近两年的时间。如同十月怀胎后一个生命的诞生,欣喜洋溢在心田;虽说创作过程很辛苦,但作品完成的那一刻,深感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

  在《山高水长》画面中,我描绘了38名男女老幼以及牛羊家畜和农具。他们一同出现在高山流水、蓝天白云等远景中,共同构成这幅作品的创作元素。38个人,尽管每个人表情各异,但也并非摆拍,都是生活下的自然状态。这些生动自然的人物形象体现的是生活中的岁月之美和人性之美。至于画面中的牛羊、农具作为山里人形影不离的“伴侣” ,它们的出现增加了生活气息,也起到了丰富构图之妙。彝族乡亲的生活在蓝天白云下显得自然、纯净。

  我在用色方面,以丰富的水墨灰调为主,再以少量的红和浅绿做点缀,与墨色遥相呼应。远山的浅褐加上深灰的天空,让沉稳的画面不失活泼,做到了“墨不碍色,色不碍墨” 。

  至于这幅作品的创作难点,我认为在于中国画的写意性与人物塑造之间的探索。中国画几千年来形成的笔墨精华在遇到西方造型体系时,已然发生了巨大改变,经过几代人的不懈探索,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语言体系,这也为我完成创作提供了诸多借鉴。但艺术创作需要体现自己的个性,为此我也在思考如何在绘画经验中、知识结构中、审美领域中体现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个性。为此,我翻阅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画,品读过伦勃朗的《夜巡》 、门采尔的《轧钢工人》 、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苏里科夫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蒋兆和的《流民图》 、周思聪的《矿工图》 、李伯安的《走出巴颜喀拉》 、陈钰铭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等,我还到山西考察永乐宫壁画,它们对于表现大场面题材提供了启发和帮助。

  然而要画好人物众多的场面,我需要面临诸多挑战,比如个体人物的深入塑造和整体布局的把握、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处理、色彩和水墨之间的协调性,这些都要去分析和解决。为了确保创作质量,我画了大量人物速写,以此来应对创作中大致会出现的问题,比如笔墨的生动性和深入刻画之间的矛盾,用线与结构、体积、空间的矛盾。经过练习,这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很好的融合,而这些前期的案头工作,都是我创作《山高水长》顺利进行的保障。

  在创作过程中,我多次拜访国内的艺术家,请他们给我的作品提建议,比如怎样将西方造型体系与中国写意水墨进行结合,如何解决好大型创作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他们给予了我很多积极的建议。有着丰富大型主题创作经验的陈钰铭老师在构图、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都给予这幅画很好的评价,尤其对画面虚实、黑白灰的处理方法上颇为认可。

  此外,“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我在作品里要着重体现的。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如同一缕春风,吹进了大山深处的每个角落;奔小康的致富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这是党中央给彝族同胞带来的福音。我认为,作为新中国培养起来的人物画家,必须紧紧抓住时代前进的脉搏,才能创作出伟大优秀的作品,才能体现出作为一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山高水长》对于我来说更像是艺术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使我在今后的创作中更加明确了方向:我将继续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民生活为创作主题,深入挖掘更生动、更富有精神内涵的题材,来讴歌新时代下各民族兄弟姐妹精彩的生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