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江湖》:忆当年,风骨依旧
栏目:创作谈
作者:本报记者 高艳鸽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武汉歌舞剧院历时4年创排的大型原创舞剧《江湖》近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该剧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的汉口为故事背景,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选取了丫头、戏子、李寡妇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在完成揭示人性、人格、人情、人道的题旨同时,表达了对挣扎在社会底层市民们的深切关怀和同情,以及他们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舞剧《江湖》曾获文化部2016年度剧本扶持工程重点创作扶持资助,并荣获第五届湖北舞蹈金凤奖特别奖、西安“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路贡献奖等多个奖项。

  舞剧《江湖》的创作灵感,源自于辛亥革命中的两则真实故事: 1911年10月,湖北新军营中汉调“菊班”票友吴楚臣、肖长胜,汉戏艺人徐正奎等伶人参加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同时,在上海攻打江南制造总局的战斗中,担任总突击队队员的全部是上海新舞台的京剧艺人,总队长是潘月樵。这些曾经用一出出时装新戏点燃台下观众内心革命火焰的伶人“戏子” ,终将遭受的耻辱与心中的愤恨,化为不可阻挡的革命激情。

  汉剧戏曲元素在舞剧《江湖》中被融入,用来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剧中的音乐均为原创,以武汉本土乐曲为基础,综合运用了京胡、琵琶、三弦等特色乐器独奏,同时融合了本土汉剧曲牌以及渔鼓演唱,颇有地方特色。

  “江湖是闯荡江河湖海的豪杰侠客和芸芸众生的江湖,他们放浪形骸、自在随性,但骨子里却流淌着血性、义气、担当和豪情。 ”舞剧《江湖》的编剧王海涛阐释剧中的人物,“作为当时社会上的特殊人群,他们总能与社会生活、政治变革发生密切关系。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身处江湖的他们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夜挺身而出,把生死置之度外,体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度和情怀。忆当年,风范依然,风骨依旧。 ”

  共有四位舞蹈编导参与了《江湖》的创作,许峰是其中之一。他以剧中的主要人物李寡妇为例介绍了创作过程,“我们四个编导每个人都给她编了一个脚本,并分别为她编了一段舞蹈,因为这个人物有她特定的性格转换。她在社会上是怎样的性格,她爱‘戏子’时是怎样的性格,对于整个大环境她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最后她的敢爱敢恨会爆发出怎样的情绪……”

  剧中有一段男子沙包群舞,用来表现工人们扛着沙包劳作的状态。“在编舞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最单一的动作反而能表现出整齐划一的运动轨迹,继而通过变化产生的一种快与慢的对比来展现舞台的空间感。 ”许峰表示,“同时,通过搬运很重的货物而压弯的背脊形象来反映当时社会的压抑感。 ”

  该剧的另外一位舞蹈编导莫龙创作了剧中第三场的水袖舞、双人舞及黑纱舞,他表示,这几个舞段用来表现当时黑暗势力对“戏子”的折磨和摧残,并用来抒发“戏子”的内心情绪。通过一个白衣少年与八个女子群舞的配合,把“戏子”的情绪放大处理,呈现当时被黑暗笼罩的社会环境。

  青年舞蹈演员李若瑶在剧中饰演丫头,她在这部舞剧中演绎了这个角色的改变和成长。“丫头这个角色,她最初对社会的认知是美好的、充满憧憬的,和‘戏子’重逢时是害羞的、腼腆的,所有情绪很内敛,所以前期她的舞蹈动作都是克制的。 ”李若瑶说,“但后来随着剧情的发展,‘戏子’被抓起来,她要去营救,需要鼓起极大的勇气,所以舞蹈动作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变得更加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