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琴制作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起源于欧洲的提琴制作已经有近500年的历史。我国的提琴制作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制琴史尽管不长,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提琴生产国,提琴的质量也在迅速提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提琴制作家在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上首次获奖开始,我国的提琴制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我国的提琴制作家们在各国举办的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多次摘金夺银。
由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乐器协会主办,中国乐器协会提琴制作师分会和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提琴及琴弓制作比赛于5月5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本届比赛共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韩国、波兰、匈牙利、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保加利亚9个国家200余名选手,共计437件乐器参与,其规模比第三届增加30 %。比赛分为提琴组和琴弓组两大类,其中提琴组含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琴弓组包括小提琴弓、中提琴弓、大提琴弓,共计6类参赛项目。
本届比赛评委阵容强大,提琴制作家评委包括意大利著名提琴制作家乔治·斯科拉里,法国著名提琴制作家彼埃尔·卡拉多特,波兰提琴制作家塔德乌兹·斯洛德奇卡,美籍华人提琴制作家林海德,中国提琴制作家赵世全等;提琴琴弓制作家评委有中国琴弓制作家马荣弟,法国著名琴弓制作家斯特凡·穆勒,法国著名女琴弓制作家多里安·波达特;音乐家评委包括小提琴演奏家陈允、吕思清、杨戈芳,中提琴演奏家苏贞,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娜木拉等。
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表示,自2010年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及琴弓制作比赛以来,每三年一届的比赛,参赛作品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充分体现了中国提琴制作事业在近10年期间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举办这一比赛对提琴制作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它已跻身于世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提琴制作赛事行列。
“近些年,中央音乐学院把一个提琴制作的‘作坊’ ,变成了一个高校的专业,我们逐步探索,从附中、本科到研究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提琴制作的教育体系。 ”赵旻说,“因为有这样一个专业,就带起了一个行业、一项事业。事业的发展是需要千军万马的。 ”正是因为有了提琴制作的专业和事业作为基础,中央音乐学院近年来培养了200多名提琴制作方面的专家。提琴制作事业的发展,也带来科技上的创新。赵旻介绍,中国提琴制作大师、原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主任郑荃目前正在带领团队,探索将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提琴制作上,比如运用纳米技术使提琴的声音更加美妙。
评委马荣弟曾在国内外多个提琴琴弓制作比赛中荣获金奖和银奖。他介绍,参与本届比赛的琴弓,质量相比上一届有显著的进步, “将近70把琴弓,大部分都可以由专业演奏家选择使用,有一些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同时,报名参赛的多为年轻的制作师,在马荣弟看来,年轻一代已经走上提琴制作的舞台了。
“目前我们国家制作的琴弓,占到世界总量的70 %以上,这是对世界提琴文化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马荣弟说,琴弓制作不仅仅是一门手艺,和提琴制作一样,它需要有深刻的内涵。“这些内涵必须在琴弓师一步步摸索的过程中,在和演奏家交流的过程中,在文化和知识的积累中,一点点充实和实现。 ”
“工艺好,声音好,就是一把好的提琴。 ”郑荃对记者说,提琴制作师想要做出一把好的琴,首先是传承,学习前人是怎么做琴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样的,在此基础上,再融入自己的个性特征。在他看来,中国制作的提琴,在国际上已经很有辨识度,工艺很讲究,非常细致,无可挑剔,但是在“味道”和风格上还有提升空间。郑荃表示,“提琴制作不只是追求技术上的精确,更多的是依靠制作者的修养和知识积累。琴如其人,制琴师不仅要学习做琴,也要懂得其他艺术门类,比如雕塑、美术、建筑等。这些修养最终会体现在作品上。 ”
吕思清已经连续四届担任中国国际提琴及琴弓制作比赛的音乐家评委。作为演奏家评委,吕思清希望一把提琴的声音有丰富的感染力,不要干瘪、单一,他个人更加喜欢圆润和有丰富色彩变化的声音。“一把提琴的声音,很重要的一点,是有它的全面性,比如能够比较容易产生声音和声音均匀的振动,同时要有灵敏度,能够把演奏家对于音乐和声音色彩的变化,如实和容易地传达出去。 ”吕思清说,四届比赛以来,他见证了参与者的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制琴师,不再只追求表面声音的感觉,而是更注重声音中内涵的丰富变化,这也正是我去寻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