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远去的牧歌》定档4月12日——
见证全球最后的大型游牧传奇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远去的牧歌》海报

  “家就在路上” ……一部讲述中国哈萨克民族四季转场迁徙故事的电影《远去的牧歌》日前发布“鹰图腾”巨幕版定档海报,宣布将于4月12日全国上映。中国西部的哈萨克族被称为“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 ,海报上,一只雄鹰正向下凝视着苍茫大地上逶迤前行的壮观转场队伍,主题词“家就在路上”则点出了哈萨克游牧民族四季迁徙的文化特性,更呈现出潇洒自由的民族情怀。

  《远去的牧歌》聚焦中国哈萨克族牧民世代转场游牧的真实历程,横跨40年时光,以胡玛尔和哈迪夏两家三代人的爱恨纠缠为情感线索,以一个具有独特民族魅力与文化吸引力的传奇故事,还原了哈萨克族牧民原生态的“游牧迁徙”生活。影片故事发生在我国新疆北部,壮美的边塞风光为影片铺上了充满豪情的底色,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上演绎了一曲交织着传奇自然故事与人文故事的动人牧歌。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的大型游牧转场仅存于新疆。以《远去的牧歌》中哈萨克族为代表的游牧民族,每年都会根据四季变化转行到不同的牧场,最多时可达到几十万头牲畜的转场,曾经是西部牧道上独有的人文景象。随着时代的变化,曾经的游牧民族也逐渐选择定居,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只能在影像资料或是书本里,才能看到这种古老而又淳朴的游牧生活。就这个意义而言, 《远去的牧歌》具有极高的人文历史价值,可称为一次针对哈萨克族游牧文化进行的全景式、抢救性的记录拍摄,深刻挖掘了游牧文化的人文内涵和情感脉动。

  为了向观众呈现这种极具人文和历史价值的史诗影像,影片整个拍摄周期历时3年,近万名牧民、 30多万头牲畜参加摄制,在银幕上营造出万马奔腾、生机无限的自然奇景。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特别制作了中国巨幕格式,将历经春夏秋冬的四季转场的人文盛景淋漓尽致地呈现在银幕上,场面壮观秀美、令人震撼,这在文艺片中是极为罕见的。

  《远去的牧歌》由高黄刚、哈依夏·塔巴热克、周军编剧,阿迪夏·夏热合曼、周军联合导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天山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