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凤仪》:初心不改,四十载护林不言悔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翻了一番。40年来,数不清的追逐绿色梦想的英模人物演奏着永续发展的时代赞歌,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高石坎林场女护林员罗运仙就是其中的一个。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罗运仙就成为一名护林员,她是高石坎林场唯一一名女性。从荒山秃岭到万亩林海,从改革开放到筑梦新时代,罗运仙如今已是89岁高龄。从一缕青丝到满头白发,一把锄头、一顶斗笠、一个水杯,有人来、有人走,罗运仙把青春献给了激情燃烧的岁月,用汗水浇铸起绿色的丰碑。她平凡的坚守,铸就了不平凡的信念人生。

  由北京城宣文化发展中心、中共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北京城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根据罗运仙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凤仪》日前在京举行全国首映,由孟文豪作曲、阿鲁阿卓演唱的主题曲《翻过青山是银山》也同步首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电影《凤仪》的现实要义。影片再现了凤仪村高石坎林场那段守林护林的艰难岁月,正是因为辛劳的汗水和无悔的青春甚至献出生命,才有了新时代的绿水青山。从初到山上的稚嫩到守林护林的智慧勇敢,从改革开放走出大山去与留的抉择,从父母身世之谜的打击到坚定信念绿染青山的执著,罗运仙的一个决定就是一生。

  乐于奉献是电影《凤仪》中罗运仙的人生境界。“影片中,罗运仙和护林队把奉献作为与生俱来的使命,沁润到血脉深处,化作生命的本能。他们执辛茹苦,雨雪风霜,巡山、造林、护林、与砍树贼周旋,一干就是40多年。他们不仅用心血和汗水,甚至用鲜血和生命建设和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无私付出、不求回报。 ” 《凤仪》制片人刘先锋认为,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这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怀,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这种“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气概,正是中华民族绵延万年、取之不尽的财富。

  坚守信念是电影《凤仪》中罗运仙的力量源泉。罗运仙一干就是半个世纪,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土地承包到户,她没有留下一分田;改革开放外出打工,她选择留守;儿女接她进城享清福,她把山上的一草一木也看做孩子而舍不得离开,这不单单是有情怀就能做到的。待电影情节一步步展开,观众才发现这种情怀是靠信念做支撑的——爷爷是老红军,父母是护林员,奶奶从小就讲述爷爷在这片山上奋勇杀敌的故事、讲述父母为守林护林献出生命的故事。原来,罗运仙半个世纪的坚守源于信念。“这种信念是骨子里的传承。罗运仙血脉中涌动的是红色基因,正是这种经历过血与火淬炼的基因,支撑着她半个世纪的坚守。 ”刘先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