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敦煌女儿》:用“上海声音”致敬敦煌精神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上海沪剧院近4年以每年一部高质量大戏晋京献演——

沪剧《敦煌女儿》:用“上海声音”致敬敦煌精神

沪剧《敦煌女儿》剧照

  为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一出原创沪剧《敦煌女儿》于不久前参加了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特邀演出和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用“上海声音”讲述了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从北大学子到敦煌学者、 50载献身敦煌文博事业的守望历程,感动了数千名青年学子和首都观众。

  戈壁、荒漠、石窟、壁画、飞天……—座散落在沙漠中的明珠——敦煌,不仅储藏令世人惊叹的艺术瑰宝,还孕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敦煌人”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在戈壁荒漠中“开垦” ,以坚毅的、顽强的姿态,默默守护着前人留下的宝藏,并向世界播洒着中华文明的种子。而出生于上海、学成于北京大学的樊锦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从“上海女儿”到“敦煌女儿”的人生履历,更给同样孕育于上海的沪剧艺术工作者带来了强烈的精神触动。

  “樊院长几十年服务于敦煌、献身于敦煌的精神,那种信仰和坚守的品格,深深感动了我们。 ”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介绍,他们关注这个题材已经有7年时间,第一次上演是在2012年,期间一次次推翻从头来不断打磨。沪剧很少有类似的题材演绎,因此也是一种剧种题材和文化品格的探索和开拓,希望借此进一步丰富沪剧的文学性和艺术魅力。

  “我和樊锦诗都是1958年进入北大的,她是历史系,我在中文系,文史楼又在一起,在一个食堂吃饭,一同下乡劳动,肯定碰过面,但谁也不认得谁。她的事迹,一下就唤起了我对那个年代的回忆。 ”沪剧《敦煌女儿》文学顾问、著名剧作家刘锦云介绍,他还记得1963年北京大学师生们共同在人民大会堂听周总理的报告,一同听当时的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说:“祝你们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建立大大小小的功勋。 ”而当时在知识青年中流行的口号是:“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站出来让祖国挑选,到边疆去、到基层去。 ”这个戏让人感到亲切,跟其中激荡的时代精神密切相关。

  这部由上海沪剧院打造的大型沪剧作品,由杨林、曼君编剧,张曼君导演,采用了沪剧很少见的叙事结构和表现方式:时空切换迅速,舞美简洁抽象,令人耳目一新。剧中,领衔主演茅善玉将樊锦诗从青年到老年,五十年的奋斗历程演绎的真挚动人。主演钱思剑、凌月刚、李建华、王丽君也分别用质朴真挚的表演,真实还原人物。“ 《敦煌女儿》诗词化的台词,提升了沪剧的品位和格局。 ”剧中韵味悠远的唱词和诗化的语言表达,让观众印象深刻。而在演后研讨会上,该剧也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全剧跳进跳出的风格,用得比较巧妙。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认为,沪剧《敦煌女儿》中,樊锦诗讲故事那段戏,非常抓人,对于不了解敦煌的一般观众来说,这段故事和“说也是唱、唱也是说”的叙述,达到了戏剧表达的很高境界。 《剧本》杂志副主编、编审武丹丹认为,沪剧《敦煌女儿》体现了“净、敬、静、境”的突出特点,“净”在故事的纯净、舞台的干净、舞美的灵动,也反映出人物内心的纯粹;“敬”在以一种张扬理想精神的人生价值、人生追求,体现出境界的崇高感;“静”在相对柔美的唱腔音乐,让人感受到人物的温和、淡泊;“境”在创作过程充分的知识准备、文化准备、情感准备,让樊锦诗身归敦煌、心归敦煌、情归敦煌、梦归敦煌的一生美得纯净而高贵。

  据了解,从2015年、 2016年的《邓世昌》 , 2017年的《雷雨》 ,再到此次的《敦煌女儿》 ,上海沪剧院每年以一部高质量的大戏晋京献演。这些剧目既有沪剧经典作品,又有近年来的新创剧目,让首都观众看到沪剧“适应时代、服务当代”且持续保持高质量创作、高水平演出的喜人面貌。而新版沪剧《敦煌女儿》自今年5月23日首演以来,已先后在上海的东方艺术中心、美琪大剧院、浦东、奉贤、金山、崇明、常熟等地剧场以及沪上高校演出了20余场。虽然没有眼花缭乱的舞台,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但这部讲述知识分子守望敦煌的故事却深深打动了观众,特别是众多高校的学子。

  今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早在三年前,上海沪剧院就与北京大学定下了“三年之约” ,持续推动沪剧进校园。2017年底,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还成立了以樊锦诗和茅善玉为顾问的“北京大学浦江发展协会” ,旨在通过开设上海方言教学兴趣班、举办沪剧系列讲座等形式,将原汁原味的“本帮文化”带入北大校园。持续的耕耘和推广,让沪剧和海派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而在此次演出前夕,上海沪剧院也联合北大举办了一场以“从《敦煌女儿》看沪剧的创新和坚守”为主题的导赏活动,把推广传播艺术与弘扬新时代精神结合,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据介绍,从今年初沪剧《敦煌女儿》开票以来,该剧就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校内海报和微信公众号多次对该剧进行推广,1600多张票在演出前全部售罄。

  茅善玉表示:“在未来的三年里,我们与北大的合作将不局限于一年一场的演出,还会有导赏、讲座、上海话和沪剧兴趣班等,希望利用多元化的形式让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首都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