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问》的创作是一次大胆的旅行
栏目:创作谈
作者:本报记者 吴月玲  来源:中国艺术报

  获2018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现代舞《水·问》11月15日至17日在京上演。看过现场演员们的表演,作家虹影直言“打开了自己的毛孔”。

  开场的十几分钟,表现的是各种水中的物体在苏醒、舒展。北京现代舞团艺术总监高艳津子说到为什么会以“水”为主题时表示:“东方智慧,莫过于‘上善若水’的境界。水,至善,至和。 ”高艳津子期望通过舞台创作呈现水的秘境和现实意义之间的对话。她说,水既是天地交融的自然之水,又是万物生灵的生命根本,从“晨露”到“眼泪” ,从“河流”到“血液” ,水构建了生命万物的对话。现实生活中的人生不可避免地与各种处境相遇,从生老病死到悲欢离合。在如此无常的生命变化中,在每一个当下的茫然与无助中,如何从水的淡定、宁静、包容中寻找启发并获得能量,这样的思考成为《水·问》这部作品的创作动力。

  关于这部舞蹈作品的灵感,高艳津子说是来自峨眉山的一个大和尚给她发的一条短信: “我站在有雾的地方”,一下激起了她的诗情,她不由得续写下去。这部舞蹈作品没有剧本,剧本就是这首诗,演员的表演,服装、灯光的设计都是根据各自对这首诗的理解来进行的。“《水·问》的创作是一次大胆的旅行,更是北京现代舞团对这一阶段的自我总结。这个作品,让我涌出一种新的创作和舞蹈的热情,作品大量调动舞者们用想象力和意念舞蹈,比如想象整个舞台就是一条宽大的河流,舞者敏感的身体从大河深处走来,河流的静与动及水中游走的生命体都成为舞动起来的原由。”高艳津子说。

  《水·问》特邀电影人程青松、ADCC生活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汪莎出任制作人,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刘杏林担任美术总监,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灯光设计师邢辛担任灯光设计,设计师陈向京担任艺术品设计,服装设计师钟佳妮担任服装设计。

  7月23日至8月12日,《水·问》曾作为核心舞作与装置艺术对话,是为《形隐·不离》。10月24日,《水·问》在敦煌起舞,45分钟演出以大漠为舞台,天为幕,沙为水,沙漠版《水·问》以对艺术的赤诚感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