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昆曲大戏,使观众“跨界升级”为演员
——校园传承版《牡丹亭》与校园昆曲教育的新实践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陈均  来源:中国艺术报

校园传承版《牡丹亭·游园》剧照  安初蜜  摄

  刚刚落幕的第七届中国昆剧节,可谓是中国昆曲的“盛宴” 。除八大昆剧院团演出的大戏、折子戏外,还有虎丘曲会、巴城曲会等民间曲艺界的盛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昆剧节首次出现了由北京16所高校学生共同演出的校园传承版《牡丹亭》 ,而且这场演出也是校园传承版《牡丹亭》今年的第12场演出。校园传承版《牡丹亭》之前曾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以及抚州、苏州、昆山等地巡演。

  北京在校学生共演《牡丹亭》

  校园传承版《牡丹亭》是由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策划主办的一个昆曲项目。项目选择青春版《牡丹亭》为蓝本,聘请青春版《牡丹亭》的主要创作团队和表演团队进行艺术指导,以大学现阶段有昆曲表演基础或对昆曲感兴趣且有一定表演天赋的普通学生为演员培养对象,以有一定民乐基础的大学生为演奏员培养对象,排演校园传承版《牡丹亭》 。2017年7月1日,项目开始启动,历经两轮人才选拔、前后三次赴苏州集训、每周校内集训、寒假校内联排、内部选拔等环节,最终确定演员25人,演奏员14人,他们来自北京16所大学和1所中学,于今年起开始全国巡演,至今已巡演12场。

  校园传承版《牡丹亭》的剧本是在青春版《牡丹亭》剧本的基础上,再重新结构而成的,目前的演出主要由“标目”“闹学”“游园”“惊梦”“寻梦”“言怀”“道觋”“离魂”“冥判”“忆女”“幽媾”“回生”等折组成,根据不同场次的安排,折目也有不同的调整。

  校园传承版《牡丹亭》的演员、演奏员全部都是在校学生。演员中,有的曾经有过较长时间业余学习昆曲的经历,也有的毫无昆曲基础,只是出于对昆曲的喜爱来参加演出。演奏员大多只有民乐基础和演奏经历,没有昆曲演奏伴奏的经验。虽然对于昆曲的熟悉程度不一,但经过近半年的集训以及大半年的巡演,校园传承版《牡丹亭》的剧组得到了较好的磨合。

  青春版《牡丹亭》的传承版

  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全方位地传承了青春版《牡丹亭》 ,可说是青春版《牡丹亭》的传承版。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校园传承版《牡丹亭》 ,首先其意义在于传承,从剧本到演唱、表演、音乐、舞美等,而不同之处或独特意义则在于:

  演员和演奏员主体的变化。青春版及其传承版《牡丹亭》 ,演员、演奏员都是苏州昆剧院的职业演员,他们传承了青春版《牡丹亭》 ,并在舞台上呈现这部影响深远的大戏。而校园传承版《牡丹亭》的演员、演奏员的主体是北京高校的大学生,演奏员也都是来自大学的民乐爱好者。这些演员、演奏员有些曾在现场观看青春版《牡丹亭》 ,有些只是听闻青春版《牡丹亭》的“盛况” ,都是受青春版《牡丹亭》影响之下的昆曲观众,或者只是参与及选修过《经典昆曲欣赏》课程,如今通过参与这一项目的演出,成为演员,并合作演出一出大戏。也即,校园传承版《牡丹亭》使观众变为演员,正如白先勇所说,“昆曲的观众也能成为昆曲的演出者,从传播到传承,再到更进一步的传播,形成了昆曲教育的良性循环” 。

  对于业余昆曲爱好者来说,校园传承版《牡丹亭》的制作与巡演或许是“空前”的行为。从近代以来的戏曲史来看,业余昆曲爱好者登台串戏尚属常见,无论是北京昆曲研习社等社会团体,抑或北京大学京昆社等校园社团,都有登台演戏的实践。但此类业余爱好者演戏,一般以折子戏、小戏为主,演出全本大戏则非常少见。就笔者所知,仅1957年到1959年,北京昆曲研习社由俞平伯主持,请来“传”字辈4位老师加工提高,由华粹深缩编《牡丹亭》 ,因而演出全本《牡丹亭》 ,并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剧目。但是,这一版《牡丹亭》仅在北京演出数场,此后并未再演。相较于此,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同样是演出全本《牡丹亭》 ,已演出12场,并在多地巡演,并参演中国昆剧节。从演出次数及巡演地区来看,规模已超过北京昆曲研习社的“节编全本” 《牡丹亭》 。可以说,就业余昆曲而言,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巡演具有开创性,亦是“空前”的昆曲实践。

  全面提升了校园昆曲的水准。由于校园传承版《牡丹亭》的高密度集训,聘请苏昆青年演员指导,以及较频繁的舞台演出实践,使得承担校园传承版《牡丹亭》演出的学生的昆曲水平大大提高。业余昆曲团体的昆曲学习,多以清曲为主,即使偶有舞台演出的训练,也较为松散,而通过一台大戏的排演、通过专业演员传授,使得学生的昆曲学习更为高效。由于校园传承版《牡丹亭》的目标是全面传承,因此不仅仅是舞台表演,同时涵盖了昆曲多个方面,譬如化装,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专门给参与项目的演员开设了昆曲容妆工作坊。

  校园昆曲教育的新途径

  从校园传承版《牡丹亭》的运作机制来看,它是昆剧院团、昆曲学界与综合性高校通力合作的结果。譬如,校园传承版《牡丹亭》的整体架构与人员构成,白先勇为总策划,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为策划主办机构,演员与演奏员主要来自北京高校与中学,这是演出的主体。

  职业昆剧院团在校园传承版《牡丹亭》里起到全方位的重要作用。苏州昆剧院为校园传承版《牡丹亭》的合作单位,派遣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员、演奏员来教学指导,并提供了青春版《牡丹亭》的全套行头与舞美道具。因此,苏州昆剧院的支持与深度参与,是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得以成功巡演的关键。

  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导演汪世瑜,曾任浙江昆剧团团长。上海昆剧团老艺术家蔡正仁、岳美缇、张洵澎、梁谷音、计镇华等都曾观看并提出建议。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顾预常年在北京大学京昆社教授昆曲。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在南京大学演出时,张继青、姚继焜、王斌等江苏省昆剧院艺术家曾观看并提出建议。北方昆曲剧院老艺术家丛兆桓曾主持校园传承版《牡丹亭》第一次演员海选,李学敏曾教授校园传承版《牡丹亭》演员化装,并在若干场次参与化装。由此可知,校园传承版《牡丹亭》的演出得到诸多职业昆剧院团的扶助与支持。校园传承版《牡丹亭》是综合性高校、职业昆剧院团与昆曲学界通力合作的结果。

  如何推动昆曲教育?此前昆曲界的构想大多不脱演员的传承与观众的传承这两条途径。校园传承版《牡丹亭》的实践,提供了一种校园昆曲教育的新途径,即通过一出大戏的制作,由职业昆剧院团与大学开展合作,将昆曲的观众“跨界升级”为昆曲的演员,通过大戏的传承与编排,来提高校园昆曲的高度与深度,以更好、更深入地加强昆曲在校园里的传播与传承,真正使昆曲成为校园文化的基因与色彩,反之亦使之成为昆曲的保护、传承与传播之路上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