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一梦·如是》剧照 赵廷玺 摄
“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第九季推出的舞剧《一梦·如是》以著名译经家鸠摩罗什为诠释对象,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亚彬舞影工作室与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联合制作,王亚彬此次邀请日籍舞者平原慎太郎和自己分别完成上下两篇的编舞,连缀成一个作品,同时由中、英、法、日等多国艺术家组成主创班底共同打造。全新创作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期待?十年九季,走过十多个国家,完成百余场演出的“亚彬和她的朋友们”又秉持着怎样的精神追求?拥有什么收获?走近王亚彬,听她怎么说。
记者: 《一梦·如是》上下篇截然不同的气质,尤其是日籍编导编排的上半场另类风格让人印象深刻,您怎么看?
王亚彬:此次与平原慎太郎先生合作,是一次中日文化的沟通与链接。历史上,日本受过中国文化的影响,在日本了解鸠摩罗什的人可能比中国更多。目前中国的舞台创作中还没有人涉猎这个题材, 《一梦·如是》我希望通过联合创作的方式,让大家对鸠摩罗什有更多理解,在我看来:“人生如同一场跋涉! ”
我与不同国度的编舞家合作很多,他们有各自特点、不同诠释角度以及编舞理念。我认为在艺术创作中“一切皆有可能” ,一部新作伴随其全新形式的诞生一定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是一件好事。当创作突破我们惯有的审美方式时,接受确实需要时间,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遇见过的就一定不好” 。我想“创新”这个词一定有“前所未有”的意味和体验。
记者:仅从上下篇的构架就可以看出创新的渴望和实践的勇气,切入手法与表现手段别具一格。
王亚彬:这次创作,日籍编舞与我从时间轴线上的不同时代切入,上篇由当下对于文字、史实、经书的阅读进入,触摸经典,从而引至下篇“鸠摩罗什”的那个时代。作品整体性强,如同影像般流畅的肢体语言赋予了上下篇一气呵成的叙事及艺术表达。我认为如何让经典实现对现代人的启迪,一定得有一个切入点,就像历史老师翻开书本,随着他的讲述,将学生们从当下的课堂带入历史现场一般。我们就是把这个讲述过程搬到了舞台上,展现现代人对经典的理解,对丝绸之路上的故事和历史人物的理解。演出的上下篇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拉开时间、空间的纵深,呈现更为广袤并与当下链接的观看体验与表达。
记者:借助“书”这一文化与精神凭附,上篇在现代舞自由的、舞与不舞的张力中透视出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文化态度和价值追求,与下篇以大写意的方式在中国古典舞的气韵中呈现鸠摩罗什的生命之旅,舞蹈语言的运用也形成了反差。
王亚彬:上篇以散点式舞蹈编排呈现,主要强调和突出当下现代人面对知识、历史、艺术等不同人的不同探究态度和情绪。其动作锐利、充满张力,单双三以及集体舞段既和谐统一又充斥着对抗,因此拉开舞台张力。相应的情绪表达也配合肢体的编排。上篇相对抽象,下篇相对写意。下篇舞段结构缜密,动作编排兼具抒情与叙事性,辅以“龟兹乐舞”等古典舞元素来体现人物的出身背景。
记者:虽然上篇创作并未希图与鸠摩罗什这一表现主体有内容指向性的关联,但创作试图以走入高僧世界的一个现代人贯穿上下篇,从而让上篇引发的当下性反思自然走进历史纵深去完成文化回溯。
王亚彬:是的。上篇如同我去年在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采风过程,从克孜尔石窟、鸠摩罗什寺、莫高窟等地了解鸠摩罗什这个历史人物。采风过程中碰到不同的人,有人专门研究壁画和历史遗迹,有人是旅游拍照留念,不同的人面对历史、经典会有不同视角和态度,收获的信息也不尽相同。我希望作品能博古通今,让观众感受到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带给我们当下的意义。
记者: 《一梦·如是》应该是取自于鸠摩罗什译介的《金刚经》的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为什么会将创作旨趣集中于此?
王亚彬:我希望作品是对于生命个体的一种梳理或呈现,从不同角度看,得到不同的诠释。《一梦·如是》英文名翻译是An Individual Soliloquy (一个人的独白) 。我们在舞台上呈现译经大师鸠摩罗什的形象,也许每位观众都能由此找到自己的共鸣点,其实“人生就如同一场跋涉”,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它独特的旅程及生命感受,“一个人的独白”从一个个体出发,但也兼具普适性。“一梦·如是”这个名字源于《金刚经》,但我希望这个名字与生命、心境发生关联,以一种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平和的心境,去面对生命、面对遇见的所有。
记者:“亚彬和她的朋友们”九季以来多次尝试与国际舞蹈家、艺术家合作,对于中西方融合这个艺术创作的老问题一定别有心得。
王亚彬:正如在2016年受英国国家芭蕾舞团邀请创作,作为中国古典舞背景的创作者,传统的中国古典元素会特别自然而然地融入创作中。这十年我先后与国内外大概近200位艺术家合作,我觉得跨文化的艺术创作是最好的一种深度交流,也是让国外艺术家更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故事的过程。舞剧《生长》 《青衣》 《一梦·如是》等作品的创作,国外艺术家需要做大量案头工作:比如了解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舞和中国戏曲等。由于我们的合作创作,引起很多外国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甚至将很多中国文化元素运用到他们之后的创作。同时我发现,不同国度的艺术家对人性、情感以及内心世界等人类永恒主题的表达都是相通的,只不过表达方式和角度不同。
记者: 《生长》 《梦·三则》等,感觉九季以来您似乎一直都在试图呈现对生命的理解,探寻生命的奥义,正如在《一梦·如是》最后抛出了“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这一生命终极追问。
王亚彬:对,您的理解很准确,我们的作品有不同的主题,但实际上都是对于生命的叩问。就像文学作品一样,它有永恒的主题,关于爱情、生死等,和人性、生命息息相关。其实这些年的创作都在强调人文关怀,是对于生命的思考,因为我希望能通过艺术的方式去展现人的内心世界,让人欣赏到美的同时获得精神陶冶,会让人们能对于自己的生命有一个更深刻认识。
记者:这九季以来的创作您在选材上有什么标准?
王亚彬:创作的主题一定是打动我的,或者我被这个主题深深吸引,比如舞剧《青衣》探讨的是“生命该如何寄托” ,一个人对艺术的执著追求。而舞剧《一梦·如是》让我看到的是鸠摩罗什一路从西向东,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去实现梦想。如前所述关于“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的终极追问也是贯穿九季创作的重要思考。有意思的是,这次在北京的五场演出期间,我的微博上有一些年轻观众,他们可能是高中生或大学生,给我留言说看完这个剧“应该更加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多掌握知识”之类的话。如果剧中传达对信仰的追求能够带给青年人这么积极的力量,我觉得这是我之前希望但不敢奢求的事。
记者:“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是此次创作强调的一个理念,这应该也是一直期待创作能具有国际视野并与世界接轨的“亚彬和她的朋友们”实践的重要依托吧?
王亚彬:“世界语言”在我看来就是国际化的创作方式,也是与国际团队的一种协同作业,来讲中国本土故事,这样更容易与世界观众交流。“亚彬和她的朋友们”从2009年一贯秉承这个创作理念,像《生长》 《青衣》等都是以这种方式进行创作。 《生长》《青衣》在欧洲巡演时,我们收到了西方重要媒体的极高评价,而评价中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东方气质、中国传统艺术以及当代性” 。我想这是“朋友们”系列十年间探索出来的一条独特路径,这个探索过程并不容易:讲述人类永恒主题,国际合作,打破不同文化背景的壁垒,做到沟通交融。
扫一扫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