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宁波)影视编剧高峰论坛举办——
“大IP”“小鲜肉”退潮编剧与其迎合,不如引领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红海行动》剧照

  “发现比表现更难,电影剧本是用脚写出来的,编剧创作就是要在生活中发现新人物、创造新形象、发掘新思想。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影协副主席王兴东在日前于浙江宁波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宁波)影视编剧高峰论坛上如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电影剧本是细节的艺术,编剧要在生活中不断钻研、了解和发现。不织网的蜘蛛是吃不到虫子的,不到生活中去的编剧是写不出好剧本的。 ”

  战争大片《红海行动》因为环环相扣的情节推进而令观者屏气凝神,中小成本电影《我不是药神》凭借真诚的态度与扎实的故事打动无数观众;兼具主流价值、艺术性与观赏性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由于精彩的反腐故事受到观众追捧,网剧《白夜追凶》得益于抽丝剥茧的推理与个性鲜明的人物而成为“爆款” ……近年来一系列备受观众欢迎的现象级作品,都证明了剧本在影视行业中的核心地位。

  本次高峰论坛由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以“提升影视原创,编织文化丝路”为主题。在论坛上,王晓棠、王兴东、谭仲池、赵葆华、黄亚洲、周振天、韩志君、王浙滨、王宸、汪海林、宋方金、余飞、束焕、陈彤、温豪杰、郝岩、朱睿、帕萨特·谢迪、萨玛特别克·伊布拉耶夫、萨比特·库尔曼别克夫等编剧就影视剧作发展趋势、现实题材创作、编剧与制片方关系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此外,在高峰论坛的“向生活致敬”表彰典礼环节中,主办方还向王晓棠、王兴东、谭仲池、赵葆华、黄亚洲、周振天、韩志君等老电影艺术家表达了最诚挚的敬意。

  20多岁的女孩驻村6个月写出《摔跤吧!爸爸》

  “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影视创作的优良传统,在影视走向产业化的今天,我们不能丢掉传统。 ”著名编剧赵葆华一直致力于创作现实题材作品,“我的原则是不回避民生和民间的苦难,但一定要传递正能量。 ”在赵葆华看来,影视创作一切皆有可能,但绝不能胡编乱造,编剧要不断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得艺术支撑。赵葆华发现,如今有许多病人千里迢迢奔向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不堪重负,一些患者也在等待中将小病拖成了大病,于是着手创作了十九大献礼片《你若安好》的剧本。

  “编剧要发现生活的大趋势——健康是时代的大课题,这是生活给我的启示。 ”为了写好剧本,赵葆华与一众主创走进了北京的医院,近距离观察医生的真实工作状态。“过去我认为只是病人看病难,到了医院才意识到医生也有难以承受之重。国际通行标准是一位医生每天诊治10个病人,但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生每天都要为百余个患者诊治,他们十分疲惫,压力巨大。 ”这些默默奉献、肩扛大义的白衣天使令赵葆华充满敬意,他也将这种敬意体现在了剧本创作之中。

  在著名编剧周振天看来,影视剧本只是“冰山的一角” ,水面下那巨大的冰山底座,才能真正体现一位创作者的实力。“生活给编剧的馈赠和启发是无以言表的,我们应当从民族优秀的DNA中攫取创作的素材、在丰厚的生活中进行真诚的艺术开掘、从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中确定作品的价值取向。 ”为了创作日前热播的电视剧《楼外楼》剧本,周振天带领主创团队多次来到杭州楼外楼饭店,每次一住就是十几天。“我们仔细聆听老厨师讲他们师傅的故事,还有做菜的秘诀和规矩。 ”

  让周振天感受最深的是老一辈楼外楼厨师们的“匠人精神” ,他们对于做菜的尊重已经融入了骨髓。“一名大厨告诉我,如果用死鱼做西湖醋鱼,就是对自己的侮辱。西湖醋鱼不是谁都能做的,师傅会传授指定的弟子秘方,弟子至少要学半年以上,每天练习许多次,经过师傅再三品尝确认,才能端上桌给客人吃。 ”周振天还在创作过程中看到了浙商的血性,“虽然如今浙商在人们眼中是‘精明’的代名词,不做亏本买卖,但当我将他们放置于家国动荡的年代时,观众就能看到他们勇于救国的伟大情怀。 ”

  印度制片人帕萨特·谢迪曾将《摔跤吧!爸爸》 《我的个神啊》 《神秘巨星》等印度电影引进中国。“很多观众都不知道,在中国收获13亿元票房的《摔跤吧!爸爸》的编剧并不是主演阿米尔·汗,而是一个20多岁的印度女孩。 ”谢迪介绍,这个女孩并不是专业编剧,她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很短的报道,讲的是一个村落里父亲指导女儿当摔跤运动员并获得成功。于是她去新闻主人公的村子里住了6个月,了解到父亲和两个女儿的真实生活,同时收集了很多创作素材。前期筹备工作完成后,她找到了影片的导演,与他花费将近两年时间完成了最终的剧本定稿。

  “在印度,很多编剧都不是科班出身,他们在生活中获得经验,通过观察生活进行创作。 ”谢迪认为,电影剧本创作没有必须遵循的规则,只有用心创作的真诚之作才会受观众欢迎。“剧作家心中要有目标,不能急功近利地只为了赚钱而创作,而是要通过高明的艺术方式,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人物呈现给观众。 ”

  编剧不是机器人式的创作

  如今很多制片方找编剧陈彤谈项目,都会给她罗列一系列大数据——15岁的观众喜欢什么题材、女性观众偏爱哪个风格等等,最后的结论是,希望她按照这些大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创作。“无论是这样的‘大数据写作’ ,还是不断复制曾经获得成功的作品,本质上都是忽视原创、搞机器人式的创作。 ”陈彤担忧地表示,“如果编剧想创作一个具有创新性的题材,很可能会因为缺少大数据的支撑而无人问津,即便找到投资,也极有可能会被强行安排流量大咖参演,让作品变得不伦不类。 ”不过陈彤坚信《基督山伯爵》中的一句话:“在上帝给人类生命意义的启示之前,人类全部的意义就在两个单词里面——等待和希望。 ”她认为一位编剧只要有耐心、有期待,就一定能够创作出优秀的剧本。

  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不断成熟,很多曾经的乱象已经不复存在。编剧宋方金欣喜地发现,近两年“大IP”“小鲜肉”已不再是“硬通货” ,很多IP影视剧都遭遇了市场与口碑的滑铁卢。“制片方无节制地追逐IP概念,让一大批职业编剧失去了创作的阵地,沦为从事复制剪切工作的文字搬运工。 ”宋方金表示,“编剧失去了创作的土壤和能力是极其危险的,中国影视行业的剧本绝不能被只关心商业价值的外行人士把持。 ”

  宋方金认为, 《人民的名义》 《白夜追凶》没有大IP和小鲜肉,但依然广受欢迎; 《战狼2》 《红海行动》 《唐人街探案2》没有一个是根据大IP改编,却占据着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前三位,铁一样的事实证明,“与其迎合,不如引领” 。 《我不是药神》的编剧、导演文牧野不久前曾告诉宋方金,影片在拍摄过程中除了不得已的特殊情况,没有对剧本做任何修改。“现实主义不是一种题材,而是一种创作态度。 《我不是药神》这样的中小成本电影能够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足以证明坚定不移的现实主义创作完全能够打动大多数观众。 ”

  编剧束焕在好莱坞听过许多流传已久的“神话” ,比如《低俗小说》剧本一个字没改就拍成了电影,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剧本15天就写出来了,再比如参演漫威电影的演员直到开拍前才能看到当天的剧本。“事实上创作一个优秀的剧本远没有那么容易,剧本也远不是那样可有可无。 ”在束焕看来,剧本不是一张图纸,要按部就班地按照它完成电影拍摄,“剧本更像是一颗钻石,要经过精细切割的过程,才能显现出它最终的价值。 ”

  为了实现自己剧本的价值,去年束焕转换自己的身份,亲自执导了电影《鼠胆英雄》 。“我自己当导演,是因为我觉得当下的中国电影还没有解决好ABC的问题——就是怎样把故事讲好。我遇到的很多导演都没办法把故事讲通,有的是技术问题,有的是态度问题,有的则是能力问题。我是一个特别崇尚故事的人,自己当导演,就是不想剧本被糟蹋。从某种程度上说,编剧有责任充当自己剧本的产品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