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幼童留洋记》剧照
“我梦见自己变成铁轨匍匐在大地上——”当“少年詹天佑”在北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舞台上作这样的呐喊时,稚嫩、悠长的声音回响在剧院,在观众心里激荡起的,恐怕不只是对于历史教科书中的著名历史人物詹天佑的生动想象,更是在当代留学潮和刚刚兴起的低龄留学潮中所久违的对于理想的重新认知。
日前,福建人艺的儿童剧《幼童留洋记》到北京演出。在暑期北京儿童剧的长长的剧目列表里、在2018年度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协会艺术大会的参展剧目里, 《幼童留洋记》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我们想做一部历史题材的儿童剧。 ”导演傅磊说。儿童剧《幼童留洋记》是根据林超同名动画片改编创作的。主创团队在创作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一股力量的冲击,在中华民族背负屈辱、背负使命的时代的“幼童留洋记”和今天的“留学潮”形成强烈的反差。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主创团队不断地打磨剧本、挖掘已然成形的故事和人物中隐藏的更强劲的力量,最后的结果出乎意料。该剧2016年入围文化部剧本扶持工程,位列儿童剧组第一名;次年,该剧剧本在《剧本》杂志上发表。
《幼童留洋记》讲述了晚清政府在一系列对外战争失利的现实面前,不得不承认西方军事、技术的先进。在容闳的倡导下,清政府选派的监督陈翰林带着詹天佑、梁敦彦、容尚谦等首批3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幼童们在现代化的美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在与美国学生、日本留学生的交流、竞争中从无知、茫然到逐渐找到学习的动力,唤醒了民族意识,明白了国家的落后和学习赶超先进国家的紧迫性。他们想用在美国的所知、所学回国效力,建设一个更加富强、文明的祖国。
傅磊说, 《幼童留洋记》的观众定位是6岁以上的儿童。面对北京的儿童观众,傅磊有种如临大考的感觉。然而,演出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就连在场的四五岁的儿童也能专心地看完这部长达两个小时的儿童剧。剧场里没有喧闹嘈杂,有时会有孩子们会心的笑声。“我们有时候低估了现在的孩子们的理解力。 ”傅磊说。当然,这与她很用心地在该剧中用丰富的语言和行为去表现童趣有很大的关系,童趣是跨越时空、跨越历史的。
该剧一开始的基调是沉重的,灰暗的历史影像里诉说着战火纷飞的鸦片战争、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等,第一批清政府选派出国的幼童“我不要去美国,我要回家”的呼喊,牵扯着观众的情感。“母亲”形象的出现,隐喻着祖国,一句“娘就盼着你像这风筝一样越飞越高”倾注的不仅是母子诀别的痛苦,更是中华民族振兴对于“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期待。在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好好读书,要当第一”犹如一针强心剂,让这些幼童在碧海波涛中幸存下来,牢记使命、破除困难,在出色地完成学业后,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中流砥柱。
“家”的设置不断出现,背负国家使命的幼童在“家”与“国”之间的艰难选择也成为推进情节的驱动力。“到遥远的地方去,我的家在我心里。 ”这首歌曲反复出现在剧中,歌曲的意境与该剧的思想表达有机融合,每一次出现,都将游子对故土的思念又加深了一层。中秋时节,容闳对孩子们说:“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大清的宝贝。 ”孩子们一起拜月亮,舞台上出现了中国的乡村景色,这一次思念的宣泄是一次心灵的重大转折——孩子们完成了蜕变,破茧成蝶,真正理解了自己的使命,幼小的肩头开始扛起责任。
从此,一个个梦想在他们的心中发芽:“我要当工程师”“我要当律师”“我要修铁路” ——詹天佑要“让火车在中国的大地上飞速奔跑” 。他们一边背诵着“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 ,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是一部励志剧,也是一部反思剧,提醒着我们:“今天为何出国留学? ”在留学潮一波接一波且愈演愈烈的时候,在“陪读妈妈”成为中国家长的一个新风潮的时候, 《幼童留洋记》的出现,犹如一记重响,完成了它的使命。这是《幼童留洋记》在当下的独特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