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唱“乡音” 抚慰乡愁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张成  来源:中国艺术报

  “让在家与在外的群众都能找到故乡的歌,唱响乡音,抚慰乡愁,增强乡土归属感、民族自豪感。 ”日前,在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办的“乡音”中华传统声乐艺术资源库与多屏点唱系统平台建设(一期工程)项目工作专题研讨会上,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唐建军如是说明该平台的意义。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兰静、王静和相关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乡音”中华传统声乐艺术资源库与多屏点唱系统平台建设(一期工程)项目,是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下属企业中源弘远(北京)文化传播中心,联合北京雷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文化产业试验性项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司2018年度“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支持项目。该项目旨在建设一个以“听见乡音、记住乡愁”为主题,以传唱“家乡的歌”为核心内容,以KTV为传播手段,以互联网市场推广为运营模式的音乐推广平台。目前已经完成框架设计、资源整理等工作。本次会议,主要针对该项目内容资源——中国传统声乐曲目遴选与增补方案以及相关工作进行研讨。

  该项目以中国传统声乐(主要为民歌、戏曲和曲艺等艺术形式,囊括历史传统和生产生活主题)为核心内容,开发“乡音”中国传统声乐点唱系统,完善多屏点播终端设备平台建设。通过不断完善、不断扩充传统声乐资源库,优化和精化内容,呈现更多更专业的声乐资源输出给社会大众,建设中国传统声乐资源库。该资源库设立单独交互界面,按照地域、民族、行当、唱腔种类等音乐文化属性进行点播和检索;开发多层级中国地图版点播界面。项目将建设单屏点播服务体系,完善KTV包房、迷你歌咏亭、电视IPTV、家庭KTV、手机端APP等多屏终端运营平台建设,在更多更先进的多屏终端应用及推广“乡音”点唱系统。

  该项目一期工程计划在今年采集和汇聚各地区各民族传统声乐艺术资源素材化数据2000首,形成中国传统声乐艺术资源库;建设单屏点播点唱系统,支持传统声乐资源的数字化服务;设计中国传统声乐艺术资源多终端服务系统。据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数字资源中心副研究员孙豪介绍,按照项目精选,从艺术类别划分共涉原生态民歌、改编民歌、新民歌民族风格创作歌曲(民族唱法) 、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其他。在项目的增补方案中,将采取保留原有、填平补齐、突出代表性、典型性,反映原貌、照顾歌曲数量较多省份的原则,补充澳门特别行政区、辽宁省、上海市、天津市等4省市和地区的曲目,补充29个民族的曲目;尽量照顾到110个曲种、 340个剧种,反映其原貌。

  研讨会上,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司企业发展处处长马力表示,该项目为“唱”提供新的空间和场景,希望像电视节目《朗读者》带火了“朗读亭”一样,中唱的“听戏” APP带火了“听戏”一样。马力建议,该项目能充分在“互联网+”下展开,像蒙曼在新媒体上讲唐诗、龚琳娜在新媒体上教民歌,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为该项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樊祖荫认为,作为直接面向受众的项目,有些学术概念应该严谨,比如应该把新民歌的概念界定清楚:民歌指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歌曲就不应该叫民歌,而原生态歌曲,如果相应的生态环境不存在了,那也不应该叫原生态歌曲。他认为,把这些概念界定清楚了,也是通过这个项目对受众做一个普及。对此,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张振涛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研所副研究员李宏锋都表示认同,同时,他们也认为,曲库的建设和分类可以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事半功倍,如借鉴中国艺术研究院、央视等做的民歌等整理成果。张振涛说,之前看到广东的打工青年在网上教侗族大歌而且很受追捧,说明这个项目大有可为。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傅显舟认为,该项目是“抚慰乡愁”的好事,但是也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如原本在田间地头用方言唱的歌,进入点播系统后,到底是用方言版本还是用普通话版本,哪个能留住原来的味道和文化基因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刚认为,从目前的点唱实践来看,无伴奏的和一些方言的在点唱系统里点播率并不高,因为大多数受众离开伴奏,将处于“张不开嘴”的情况,像《敖包相会》虽然是科尔沁民歌,但是适当的改良反而倒有助于它的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