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剧传习保护中心成立后的第一台戏晋京演出
《国鼎魂》唱响守护国宝正气歌
栏目:推动戏曲传承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苏剧《国鼎魂》剧照

  荡气回肠的护鼎、捐鼎传奇,精致典雅的江南庭院、如梦如幻的舞台灯光……8月14日至15日,由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创排演出的大型苏剧现代戏《国鼎魂》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上演。此次演出是参与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 15日晚该剧作为本次会演的闭幕剧目与首都观众见面。

  苏剧发源于苏州,被称为“滩簧之母” ,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剧和昆曲、评弹并称为苏州艺坛“三朵花” ,上世纪90年代文化部曾举办过“天下第一团”的汇演,“天下第一团”就是一个剧种只有一个剧团,苏剧也被列入其中并获得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表演奖榜首。苏剧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产生了《花魁记》 《狸猫换太子》 《五姑娘》等优秀剧目,在苏剧创始人蒋玉芳、庄再春、尹斯明、朱容等前辈精湛技艺传承下,涌现出众多“继”“承”字辈艺术家及“二度梅”得主王芳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

  《国鼎魂》是2016年5月苏剧传习保护中心成立后的第一台戏,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启动策划,两年间经过持续排练、演出的打磨,剧本五易其稿,经多次专家座谈和修改。《国鼎魂》根据苏州潘氏捐鼎的真实故事改编。潘祖荫是清朝鼎鼎有名的收藏大家,府中收藏无数,其中尤以大盂鼎、大克鼎为国之重器。盂、克二鼎,与毛公鼎并称为“海内三宝” ,潘家立下了“谨守护持,决不示人”之家规。此后60年间,潘府历经战乱,屡遭逼迫,以潘祖年孙媳潘达于为代表的潘氏一门谨守家规,严护古董。新中国成立之后,潘达于代表潘氏一族将大盂鼎、大克鼎无偿捐献给国家。该剧以1923年至2007年这84年间中华民族历经的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这段历史为背景,以潘府一族保鼎护鼎捐鼎为主要素材,将中华民族护卫国家千年文脉之群体精神,集于剧中女主角潘达于一身,描绘展示华夏子孙对文化筑国的坚定信仰,谱写一曲为国护宝九死不悔的“时代正气歌” 。

  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主任、“二度梅”获得者王芳领衔主演该剧。她介绍,之所以用苏剧来演绎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个苏州的故事,更因为苏剧的文化背景、艺术风格与苏州人骨子里的隐忍、坚定有相通性。苏剧的主色调就是温和舒缓,没有高亢嘹亮的慷慨悲歌,也没有阴郁沉重的哀哀低鸣,它的一切喜怒哀乐都是含而不放的。苏州人亦是如此。

  在排练开始之前, 《国鼎魂》主创人员除了翻阅大量资料,还去了潘家老宅和上海博物馆参观学习,听潘家的后人和上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讲述历史,感受潘达于的经历与心境。王芳看到潘达于的照片,发现她永远是笑眯眯的,但内心却无比坚强。在剧中,王芳饰演青年、中年、老年三个时期的潘达于,她说,潘达于捐鼎时的真实年龄其实只有40多岁,但在舞台上为了让年龄的层次感更分明,故事表现得更有张力,舞台上的捐鼎年龄是将近80岁。年龄上的跨度满足了王芳之前一直想在舞台上从小演到老的心愿,但同时也是挑战,她说,古装戏通过小花旦、闺门旦、正旦、老旦等行当就可以分出年龄,但现代戏不行,对演员是个考验。

  人物年龄跨度大,换场时间有限,对化装有特殊要求,因此后台换装需要在多人配合下快速且精准地完成;舞台背景选用江南民居中标志性的门窗样式,如同不断变换组合的七巧板,在不同场次构筑不同的江南庭院空间;灯光充满诗意,当光束从庭院窗格射入时,营造出强烈的时光感……这些都成为《国鼎魂》颇具看点之处。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