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戏剧节:理想主义的种子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高艳鸽  来源:中国艺术报

莫斯科艺术剧院话剧《19.14》剧照 

  2018年第六届乌镇戏剧节将于10月18日至28日举办。本届乌镇戏剧节以“容”为主题,意为一种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态度和胸怀。7月30日,戏剧节在乌镇举办新闻发布会,陈向宏、黄磊、赖声川、孟京辉四位乌镇戏剧节的发起人现场公布了本届戏剧节的特邀剧目。

  第六届乌镇戏剧节的特邀剧目涵盖地域广,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世界五大洲,主题内容涉及历史、赎罪、环境问题、身份认同、爱情、救赎、个人成长等,艺术形态包括当代艺术、实验戏剧、浸没空间、多媒体影像、哑剧、舞蹈、音乐剧场等。在为期11天的戏剧节期间,这些剧目将在“名团奥德赛”“经典醒来时”“实验的实验”“青年乌托邦”“戏剧变形记”“生活在别处”等板块亮相。

  名团和经典

  在“名团奥德赛”板块,本届戏剧节邀请了世界上四大历史悠久、极具美学表现力的剧院名团来到中国,包括俄罗斯莫斯科艺术剧院、德国汉堡塔利亚剧院、日本SCOT剧团、波兰华沙新剧院。莫斯科艺术剧院将带来反战话剧《19 . 14》 ,该剧根据几位一战时期法国和德国士兵的悲剧故事创作。德国汉堡塔利亚剧院是德国最著名的剧院之一,剧院的青年导演巴斯蒂安·克拉夫特将携《黑暗中的舞者》亮相乌镇戏剧节。该剧的演员们将完全在黑暗中表演,观众会沉浸在失明般的体验中。

  日本SCOT剧团由日本戏剧大师铃木忠志创立和带领,今年他为乌镇戏剧节“名团奥德赛”板块带来了新作《北国之春》 。波兰华沙新剧院是国际舞台上代表波兰文化的最活跃的机构之一,剧院导演沃伊特克·齐梅尔斯基是当今欧洲剧坛的知名导演,他凭《说话的手》获得德累斯顿“快进-欧洲青年导演戏剧节”大奖等奖项。 《说话的手》将于今年来到乌镇,该剧用波兰语和手语演出。

  本届乌镇戏剧节的一大命题,是对经典作品的致敬和解读,这就是致敬经典的板块“经典醒来时” ,这些经典包括老舍的《茶馆》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杰作《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 、法国当代文学名著《小王子》等。

  由乌镇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执导的话剧《茶馆》 ,是对老舍的一次致敬。罗马尼亚锡比乌国家剧院的导演希尔维乌·普卡雷特因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在法国被授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这次他带来了贝克特经典作品《等待戈多》 ,贝克特的戏被他赋予了电影质感。

  印度导演迪潘·斯瓦尔曼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是中国观众少有机会欣赏到的印度当代戏剧。这部戏不仅是对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致敬,更是一部层次丰富、引人入胜的心理惊悚剧。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已在全世界范围内上演了400年,版本无数,由中国青年导演余凤霞、陈涛合作改编的《皆大欢喜》 ,运用中国戏曲的方式、节奏、假定性等,给观众带来新奇感。

  中国青年导演余凤霞、陈涛合作改编的莎士比亚戏剧《皆大欢喜》剧照

  “实验的实验”

  上世纪50年代,一场实验剧场风潮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这是戏剧发展史上转折性的“一幕” ,实验戏剧的探索精神、反叛气质和创新主张,为戏剧打破守旧壁垒,为戏剧舞台注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本届戏剧节邀请到多位世界各地的实验剧场启蒙者、传承者到乌镇演出。

  台湾实验戏剧鼻祖兰陵剧坊于1978年正式创立,孕育了台湾许多剧团,包括表演工作坊、屏风表演班、优人神鼓等。台湾著名艺术家、兰陵剧坊创始人之一金士杰作为编剧兼导演的《演员实验教室》将受邀参与乌镇戏剧节,在“实验的实验”板块再现兰陵剧坊经典作品。

  在“实验的实验”板块中,还有美国马布矿坑剧团的《动物磁性》 ,这是马布矿坑的剧团创始人、美国实验剧场先驱李·布鲁尔为乌镇戏剧节重新创作的作品。导演田戈兵于1997年创立纸老虎工作室,多年来不断实践“异托邦”式剧场美学,他将带来作品《500米:卡夫卡,长城,不真实世界图像及日常生活中的英雄主义》 。李建军是中国当代剧场艺术的重要实践者,今年他将携新青年剧团带来新作《大众力学》 。

  在“戏剧变形记”板块,法国卡斯特剧团的《神奇理论》将舞蹈音乐和视觉艺术结合,阿根廷作品《天马行空》将通过对空中舞蹈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创造新的空间和重力错觉。荷兰戏剧《魔力魔音魔法》将大量现场音乐加入主角的悲剧故事中。赵梁是中国现代舞蹈剧场的开拓实践者,他将带来舞蹈剧场《幻茶谜经》 。

  巴西戏剧《舞厅卡巴莱》聚焦抑郁、女权、网络焦虑等话题。南非戏剧《黑妞肥妞唱唱唱》是一出舞蹈-唱诗戏剧,用南非索托语、祖鲁语、科萨语和英语演出。澳大利亚戏剧《沙漠傍晚六点二十九分》是澳大利亚红针演员剧院历时3年多打磨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将在“生活在别处”板块亮相。

  青年永远是核心

  6年来,“青年竞演”一直是乌镇戏剧节最有活力的单元,组委会每年都特设“最佳戏剧奖”以及“最佳个人表现奖” ,鼓励支持中国青年戏剧人的创作。在黄磊看来,在乌镇戏剧节的诸多板块中,生长速度最快和最有气势的,就是“青年竞演”单元,这也是国际性戏剧节中少有的具有竞赛性质的单元。“ ‘青年竞演’单元很像一个学校,很多参与过的青年戏剧人,在‘毕业’后都有了更好的发展。 ”黄磊说,一些青年导演随后带着作品参加了亚洲的导演艺术节,曾在第二届乌镇戏剧节中获得大奖的《跳墙》后来去了阿维尼翁戏剧节。

  几年来,乌镇戏剧节作为平台,为参与“青年竞演”的青年戏剧人提供了走出国门的机会,将他们送到世界各地的艺术节观摩和访问,扶持青年戏剧人的成长。“乌镇戏剧节就是为青年准备的,现在和以后,青年都是戏剧节的核心。 ”黄磊介绍,如今有几位曾参与“青年竞演”单元的导演,已经成为这一单元的初评委,“戏剧节培养的人才,也在为这个节做一些事情了” 。

  每年“青年竞演”决赛时,观众在乌镇排长队等待入场的场景都让黄磊很感动。“我们劝他们别排了,没有希望能进场看演出了,但他们坚持要排,说万一有希望呢。所以我们每次都让剧场里的观众坐得再挤一点,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更多人进去。 ”本届乌镇戏剧节在“青年乌托邦”板块将送给观众一份“礼物” ,将在第一届至第五届“青年竞演”单元中的6部优秀作品汇集,奉献给观众。这6部作品包括《曾经未曾》 《嘀嗒》 《嘎玛》 《跳墙》 《花吃了那女孩》 《静止》 。

  黄磊特别提到了《嘀嗒》和它的创作者李博。 《嘀嗒》是第一届乌镇戏剧节的参赛作品,充满想象力,剧场效果很奇特。它也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对于它是否应该获得大奖,当时评委会意见不一。“青年竞演”单元对参赛者的年龄要求是35岁以下,从第一届到第三届,李博连续三年带着他的作品参与,但最终都没有获得大奖,到第三届时,他刚好35岁。他曾说,“我把青春放在了乌镇” 。黄磊觉得,这是对乌镇戏剧节最好的一个表白。

  第一届乌镇戏剧节时,黄磊曾遇到一个参加“青年竞演”单元的青年戏剧人,他对黄磊说,本来已经打算不做戏剧,准备改行了,来参赛后虽然没有入围决赛,但又重新充满希望,决定继续做下去。黄磊说,“对于年轻人来说,乌镇戏剧节是希望、是光、是理想主义的种子。不仅是青年人,对于所有热爱文艺、热爱戏剧、有理想的人,它都是一个奇妙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