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罗》为何败走麦城
栏目:艺苑走笔
作者:周思明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阿修罗》剧照

  投资7 . 5亿元,上映3天票房不足5000万元就撤档停映:这就是电影《阿修罗》闪电般上演的一场悲剧!遭遇滑铁卢?败走麦城?怎么说都可以,怎么说也是败局。按说, 《阿修罗》的演员阵容不差——由吴磊、梁家辉、刘嘉玲等主演,然而影片上映以来吐槽者众,豆瓣评分出乎意料地仅为3 . 1分。虽然稍后猫眼评分有所提高,但已回天乏力。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观众何以对《阿修罗》爱不起来?想必事出有因。有网友吐槽: 《阿修罗》主创团队“宁可花5亿来邀请国内外的各种特效大神来打造各种视听元素,却不肯花上5000万来打磨剧本讲好一个故事” ,没错,这应该就是《阿修罗》败走麦城的原因了。

  票房和口碑是电影的命脉。由吴磊、梁家辉、刘嘉玲三员影坛大将主演的《阿修罗》 ,堪称是一部东方魔幻巨制,耗时6年,投资7 . 5亿元。然而,令主创方和投资方跌碎眼镜的是,公映之后,乏力的票房走势与电影的天价投资形成史上罕见的巨大反差。 《阿修罗》豆瓣评分从3 . 3分下降到3 . 1分,不足万人评价,更有超60 %网友给出一星的成绩。看来, 《阿修罗》成为今年暑期档乃至今年电影行业最大输家已无悬念。

  一部电影,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但如果两者都呈负面评价,那就无话可说。想当初,杨真鉴花费巨大精力和财力打造电影的特效和视觉,电影的效果也确实非常惊艳,能看出真金白银的价值;但执拗于特效和制作,未能伴随市场的进步和改变更迭自我的市场判断和审美观念,也许才是造成目前影片惨败的致命原因。观念的漂浮和滞后,导致影片从制片到宣发都在“特效”上煞费苦心,而没有拿近些年高票房电影案例认真揣摩、借鉴学习。

  对于《阿修罗》紧急撤档,业内人士指出是片方造势,意在引起尚未关注到这部影片的观众的好奇心,然后择机复映,避开当下激烈竞争,以便多分一杯羹。但无论真相如何, 《阿修罗》出师未捷的惨重教训才是更值得关注的。其中,一个核心人物不能不提——杨真鉴。这位创作者曾在2008年、 2012年分别打造《画皮》《画皮2》这两部号称东方魔幻电影,且在票房上均满载而归。就在投资方“欲将剩勇追穷寇”拍出《画皮3》之际,春风得意的杨真鉴有了一个想法,他要做一部引领中国电影产业的好莱坞式“巨无霸”电影, 《阿修罗》这部鸿篇巨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应该说,杨真鉴的动机与初衷是好的,他一门心思要做“拿得出手的重工业电影” 。为了保持《阿修罗》东方魔幻血统,他不要任何国外投资,却找国外设计和特效团队。如此一来, 《阿修罗》所展示的东方文化似是而非,在外形上或能在《权利的游戏》等国外魔幻大片中找到影子。而在好莱坞工作20年,担任好莱坞顶级执行导演、动作导演的张鹏也从未主控过一部好莱坞A类大片。

  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国内一些号称“首部”的试水之作,似乎都难免碰壁的厄运。典型案例有两个:一个是2016年上映的张艺谋执导的中美合拍片《长城》 ,斥资10亿元,也是号称“好莱坞工业化尝试” ,尽管在国内拿到11亿元票房,但仍然亏损。同年郭敬明的《爵迹》号称“中国首部真人CG电影” ,投资近两亿元,但仅卖3 . 8亿元,票房亏本近1亿元。这两部电影豆瓣评分分别为4 . 9和3 . 8,离及格还差很远。网友反映,这两部电影犯下的毛病是大而无当、虚张声势,故事细节马虎,不能感动观众。

  张艺谋曾说,工业化把电影本身的温度降下来了,这是反创作的。此言用于《阿修罗》的制作,再恰当不过。 《阿修罗》从一开始就表错了情、立错了意,它重特效轻故事,重筹备轻创作,难怪观众不为这7 . 5亿元堆砌的金光闪闪的巨无霸动心。 《阿修罗》的惨遭滑铁卢雄辩地证明:杨真鉴的情怀被市场与观众的反馈无情碾压,最根本的原因、最惨重的教训就是忽视了内容、迷信了形式。电影,大制作也好,小制作也罢,都不能凌空蹈虚、玩弄形式,谨记剧情为王、内容为王,后者才是电影创作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