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太行赤子》讲述时代楷模李保国的故事
他有一颗对事业、对农民的纯粹之心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吴月玲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太行赤子》剧照

  电视剧《太行赤子》从6月13日在央视一套播出以来备受好评,在日前由中国电视艺委会举办的电视剧研讨会中,剧中人物原型的妻子郭素萍,也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在谈对电视剧的感受时,却没有涉及一般原型人物家属比较在意的人物形象塑造得好还是不好的问题,只是真诚地感谢这样的时代和文艺氛围,她说:“这部电视剧可以让更多的观众看到扎根于土地的农民与辛勤耕耘于农业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对于他们而言,精神上的关怀有时胜过物质上的给予。而《太行赤子》就像一盆火炭,暖住了默默耕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共产党员的心,也是对他们一生都不放弃进取和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的一种赞扬和鼓励。 ”她的发言没有从个人出发,而是想到了自己所在行业的整个群体,展示出科学家的风骨。从这短短的发言中,也流露了他们的精神追求。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为太行山披绿、为山区百姓造福的感人事迹。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河北影视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河北省电影电视剧创作中心、河北广电传媒集团等单位联合出品的26集电视连续剧《太行赤子》 ,根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李保国真实事迹改编而成,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

  李保国在2016年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电视剧也向人们揭示了他面对疾病的态度。李保国生前到医院就心脏的问题看过病,医生们建议他进行手术,而且在术后要长期休养,可他决定不手术。这看似出人意料,仔细一想又符合他一心扑在农村的性格。电视剧设计了他在决定不做手术的过程中和妻子的几场长谈很是感人。在研讨会上,评论家们认为,这突出体现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为了保命的话,这个手术不做也罢,这么活着还有意思? ”他的这句台词令大家印象深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说,李保国讲究的是生命的质量,这种质量是把他改造的品种、果树技术造福于人,这是他的最大的心愿。“作为一个科学家,他在林业科学中、在服务‘三农’中间,找到了他的兴趣,找到了他的爱,他为这而生、为这而死,确实是一个太行赤子,很纯粹、很了不起。 ”中国作协理论批评委员会主任范咏戈说,李保国的人生观与我们一般人不一样,他想,治好了病就躺在家里休养,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所以他最后还是殉职在他所热爱的岗位上,实现了他生命的最大的价值。

  主演张国强在扮演李保国时,在造型上下了不少工夫,一改帅气小生的形象,不仅增肥、晒黑、剃头,剧中长期穿的衣服就是一件灰黄的衬衫,非常土。大家认为,这个形象拿捏得很准确。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袁新文采访过不少服务于太行山区的科技工作者,他认为《太行赤子》这部电视剧在很多方面有突破,比如说主人公的形象不修边幅,晒得黢黑。“我在1996年采访河北农大教授群体的时候,很多人说过,这些教授根本不像教授,就是农民,这是对当时农技推广专家教授非常形象的表述。 ”对于李保国台词的特殊设计,评论家们也表示认同。中国视协研究部主任赵彤说,角色的语言修辞上着力用碎语、口语、土语来塑造李保国,这种角色塑造方式不仅突出了他农民子弟的出身,强化了他与乡土的亲近,拙于言词,更衬出他身教重于言教优秀教师的本分。

  李保国是农民的儿子,他看不得农民受苦,看到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他由衷地高兴。剧中,他妻子问他:“你这样一天到晚往外跑,大夫不让你跑,你究竟图什么? ”李保国的回答很精彩:“我特别喜欢苹果树开花的一瞬间,咱们俩这些年来就是做了一件事,就是山区的综合治理,让很多农民过上了好日子,我感到特别地幸福。 ” 《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说:“李保国科技扶贫的成功通过荧屏号召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将目光对准农村,我想这是它最大的现实意义。最高水平的扶贫是扶智,这是能从本质上脱贫的扶贫,李保国把最出色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 ”

  “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是李保国说过的一句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这句话极其深刻凝练地表明了一个21世纪的科学家、先进的知识分子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一方面他是要把时代和人们赋予他的知识财富还给农民、武装农民、引领农民,站起来了之后要真正富起来,富起来以后要强起来;另一方面,太行人也给了他精神力量。

  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希望这部电视剧能够调动农民利用科学创新脱贫致富的信心,她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咱们中国农村山区很多,怎么通过科技来扶贫扶智,让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的道路,使更多的有志青年、专家都投入到农村‘三农’建设当中来,使我们的农村将来更美更富裕,意义更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