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
——话剧《父亲》引发的创作思考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话剧《父亲》剧照

  在改革开放40年的恢弘史诗中,一些事情是不能忘却的。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为了实现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进行国企改革。一时间,数十万产业工人不得不下岗再就业,为改革发展作出巨大牺牲。

  1999年,辽宁沈阳,一部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背景、以普通工人在国企改革转型期的心路历程为题材的话剧《父亲》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创排首演。19年后,话剧《父亲》复排受邀参加第四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 ,于6月8日至10日在京连演3场,好评如潮,又一次把观众带回到了过往的沉重岁月、温暖时光。

  19年间,话剧《父亲》不仅满载荣誉,获得包括中国戏剧节金奖、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几乎所有国家级戏剧奖项,而且巡演足迹遍及全国,得到观众的深深喜爱。它的编剧,是从东北走出来、出身于工人家庭的李宝群;扑面而来的时代感、朴实生动的生活语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剧中呈现的故事,原本不过是他亲历亲闻的身边事。

  “这部作品是1998年开始创作的,东北地区正是改革形势最严峻的时候,许多烟囱不冒烟了,工厂关门了,大量工人回家了,我的同学、朋友、亲戚、邻居,每个家庭都面临着一场‘地震’ 。我家就住在沈阳铁西区,边上就是‘下岗工人一条街’ ,他们摆各种各样的小摊,有卖鞋垫的,有卖零食的,大家都在想尽办法渡过难关。 ”李宝群回忆,受此深深触动和震撼,他很快就写完了剧本。时任中国剧协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看完剧本后当即表示,要抓住这个题材不放,进一步修改完善,把它推上舞台。

  由于触及到某些在当时显得比较尖锐的问题,开始李宝群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但前辈的话鼓励了他,也使得这部直面改革阵痛的现实题材话剧得以呈现在舞台之上。不仅写那场风暴和大潮,也写工人们的乐观顽强;不仅写他们面临的困境,更写人物的内心,这是李宝群为这部戏确立的“目标” 。时至今日,李宝群创作了大量的现实题材作品,包括《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 《万世根本》 《长夜》等,俨然已形成一个创作现象;而话剧《父亲》给他的体会依然是长久的、深刻的。他说:“现在话剧发展已经十分多元化,但有一条路线始终是不可丢弃、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关注、关心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普通老百姓,写他们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人生命运中怎么活着、怎么走过来,写他们的苦辣酸甜。 ”

  19年来,话剧《父亲》的演出持续不断,除了辽宁人艺演出了500多场,其他地方包括高校学生剧社等都排演过这部戏,“当年‘下岗’工人们的孩子也开始看戏,重新理解了父辈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 。用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佟春光的话说,“在改革行进过程中,重温那段岁月,将会有新的收获” 。宋国锋在剧中饰演了父亲一角,并曾因此获得二度梅花奖,自言此次“又重新锻造了一回” 。他说:“就像剧中老杨头说的,干等干看,不如抄家伙实干,这部戏不仅让人找回了记忆,更重要的是传递出了老工业基地人的那股精气神。 ”

  一部话剧引起持续的关注和喜爱,同时也引出了现实题材创作的思考。“现在的一些现实题材作品,有时候就像狗熊掰棒子,拿一个扔一个。我觉得,辽宁人艺的经验,是值得在全国推广的。 ”此次话剧《父亲》的导演曹其敬认为,这部戏的成功得益于它的与时共存、异地共享,不是仅停留于大潮,而是越来越往深里走、往人的内心走,关注到风暴迭起时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很难得的现象。

  “人物性格鲜活,人物关系可信,表演真实自然,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罗锦鳞看完话剧《父亲》后这样评价。“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精神并不一定是划等号的,从时下一些现实题材创作来看,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或许正离我们远去,话剧《父亲》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正面的典范。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之薇表示,因为它丰满,有细节、有浓情,把时代的阵痛融入人物丰富的情感之中,情动于中、行出于情。

  “在有源之水的长河中畅游,在有本之木的树林间前行。 ”这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官林从话剧《父亲》中获得的启发。在他看来,话剧《父亲》延续了辽宁人艺现实主义的艺术品格,准确把握住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时代特征,准确把握住了转型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情感和性格特征,准确把握住了艺术精品必须把握住的时代性和人民性,为开启新时代现实主义创作之门“提供了一把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