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东盟音乐周期间,来自菲律宾大学音乐学院的乐团在音乐会上表演
5月29日至6月3日,由广西艺术学院主办的2018第七届中国—东盟音乐周在广西南宁举办。本届音乐周共有来自国内外的21个乐团带来了23场音乐会,包括越南国家交响乐团、马来西亚北纬10度室内乐团、缅甸围鼓围锣室内乐团、莫斯科现代室内乐团、美国WAS小交响乐团、日本传统乐器室内乐团等。除音乐会外,还举办了高峰论坛、菲律宾乐器展等系列活动。
作曲家、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钟峻程是中国—东盟音乐周的发起人和艺术总监。创办中国—东盟音乐周,缘于2009年广西艺术学院赴北京参加北京现代音乐节的经历。那年,钟峻程和学校的老师们带着他们的作品,自费去北京举办了一场音乐会,花费不菲,但音乐会的观众席只坐了一半。钟峻程回忆:“当时我们跟北京的作曲界几乎没有打过交道,花了时间精力金钱,音乐会的交流效果却不好,就有同行建议,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南宁举办一个音乐节。 ”
2012年,第一届中国—东盟音乐周在南宁举办。到第三届时,已经被业内公认为和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海当代音乐周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音乐的三大平台。走到今年的第七届,钟峻程对记者说,中国—东盟音乐周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超出了他的预料,“这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
七年之变
2012年,第一届中国—东盟音乐周还没有东盟成员国来参加,越南的一个弦乐四重奏原本计划要来,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到了2013年,第二届开始真正有了东盟色彩,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乐团前来参与。从第三届起,除了东盟成员国,欧美国家的乐团和演奏家也参与进来,音乐周的“世界性”开始凸显。
随后几年,参与国家的数量几乎是直线上升。钟峻程为记者提供了一系列数字。第三届是七八个国家参与,第四届是15个国家,第六届21个左右,今年达到了27个国家。“除了东盟十国,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国家的音乐家和音乐理论家都来参与,人数达到了300。 ”他说, “其中东盟国家有150人左右,越南国家交响乐团整个团就有90人,菲律宾也来了30人左右。 ”
中国—东盟音乐周从今年开始设立主题国,本届的主题国是菲律宾。“就像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国一样,我们在音乐周上会给主题国更多展示的机会。 ”钟峻程说,今年的音乐周,举办了菲律宾乐器展,一场关于菲律宾音乐的高峰论坛,还有两场菲律宾大学音乐学院的乐团带来的音乐会。此外,菲律宾作曲家们创作的当代音乐作品,也会在多场音乐会上被演奏。
在中国的边远城市南宁举办,中国—东盟音乐周用7年时间,能达到如今的规模和影响力,钟峻程说,是由于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海当代音乐周和广西艺术学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支持。现在举办一届中国—东盟音乐周来自学校和政府的资助是100万元左右。“很多人听到这个数字都会很吃惊, 100万元经费如何能支撑如此大规模的音乐周? ”钟峻程对记者说,“我们有自己的强项,大部分的音乐会是在学校的音乐厅和汇演中心举办,学校的这些资源是免费的。嘉宾们住的酒店,我亲自去谈的价格,只有音乐周能拿到这个低价。每一届学校都会安排300名学生志愿者负责接待嘉宾。这些资源都是无形的,如果算成本都不得了。 ”
文化交流
“广西跟东盟国家是距离很近的邻居,走动起来很容易。所以今年越南国家交响乐团的90个人就全都过来了。 ”钟峻程表示,也是因为举办中国—东盟音乐周,东南亚各国的很多乐器,他才有机会看到。比如今年缅甸的乐团带来的围锣围鼓,他也是第一次见,印度尼西亚非常有特色的“甘美兰”音乐,他也是第一次欣赏。
“音符是不需要翻译的,不同国家之间的人们用音乐交流没有障碍。 ”钟峻程说,“广西以前是很缺乏跟外界的交流的,不要说和国外的交流,跟北京上海的交流都很少。我们抓住了‘中国—东盟’文化交流这一特色,恰恰是这一点,吸引了国内外的音乐人来这里交流。作为一个边远地方举办的音乐节,它对北京和上海举办的现代音乐节,起到了一个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
在今年的音乐周期间,菲律宾作曲家、菲律宾大学音乐学院作曲与理论系教授Marie Jocelyn Marfil的作品《比赛开始》 ,在越南Gladia弦乐四重奏音乐会上被演奏。她介绍,这首曲子为弦乐四重奏而作,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菲律宾南部的曼萨卡土著人民的神话。这个神话是关于曼萨卡人与来自外面世界的巨人进行的较量。她用音乐描述了双方互相追逐的场面,和极其快速的节奏。曲子的创作使用了大量的技巧,比如过度使用滑音和巴托克拨奏等。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韩宝强目前教的一门课叫《乐器生态学》 ,研究全世界的乐器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关系。今年的中国—东盟音乐周,他赴南宁参加高峰论坛的主题演讲,有机会参观了菲律宾乐器展,看到了菲律宾不同种类的笛子。他同时也担任中国音乐学院东方音乐研究院的院长,研究院目前正在研究亚洲各国的音乐,包括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等。“这些菲律宾的乐器,验证了我们在课堂上所说的,每个地区的音乐,都跟它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他说,“所以作曲家想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如果不用当地的乐器,是表现不出来当地音乐的基调的。 ”
开放、包容、多元
中国—东盟音乐周的绝大多数音乐会,对老师、学生和民众都是免费开放的。记者在多场音乐会上都看到,除了师生,南宁市民占了很大一部分观众比例。“我们也不发票,谁先到就先进来找位子坐,非常开放和包容。 ”钟峻程说,一个音乐节如果关着门来办,局限在一个小圈子,没有多大意义,要辐射到社会上去,让大家都来听,让市民们有机会欣赏和了解当代音乐,“我们做音乐最终还是为了让更多人接受” 。
作为中国—东盟音乐周的艺术总监,钟峻程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其真正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音乐节。今年,莫斯科现代室内乐团、美国WAS小交响乐团等世界一流演奏团体带来的音乐会,保证了音乐周的高品质。同时,在演出团体、作品内容、作曲家的构成上,音乐周又呈现出多元化。
“东盟国家的音乐以少数民族音乐为主,这些民族民间音乐,和欧美高品质的乐团,以及北京上海一流作曲家的音乐,在音乐周上融合。 ”钟峻程说, “中国—东盟”只是一个特色和切入口,就像中国—东盟博览会,也不局限于中国和东盟国家做生意,每届博览会都有欧美大公司来。 “如果仅限定在中国—东盟的范围,这个音乐周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没有必要束缚自己,这样体量才会越来越大。 ”他说,“音乐交流不像做生意有利益冲突,我们欢迎全世界各种类型的音乐都来展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