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北美受众了解中国的首要媒介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张成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7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数据发布,报告指出——

电影,北美受众了解中国的首要媒介

走进北美地区的中国电影《一代宗师》和《港囧》

  3月16日,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主办了“2017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北美地区)——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传播”数据发布会。

  据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教授介绍,调研团队在历届调研基础之上,以“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为主题,组织了2017年第七届“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工作,从问卷发放、数据采集到形成分析报告,共历时六个月。调研选取北美地区受访者作为人口变量,主要针对美国、加拿大两国。本次调研报告考察了受访者对中国电影的观影期待、观影习惯和观后评价,并围绕“国家形象”这一核心命题,探讨了电影作为重要的跨文化传播媒介,在反映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国国家形象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调研报告重点分析和探讨了两个问题:第一,中国电影在北美地区的传播状况如何?第二,中国电影对塑造国家形象有着怎样的作用?

  调研报告表明,中国电影整体上反映着正面的中国形象,观看中国电影有助于提升受访者对中国形象的评价,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正推动着中国国家形象的不断进步。

  数据还表明,北美受访者通过大众媒介获取中国信息的频率普遍偏低。但在众多传播媒介中,电影是受访者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高于网站、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介,大大高于报纸、书籍等传统媒介。此外,受访者通过电影获取中国信息的频率越高,对中国社会、文化、政治、国民的了解越深。这证明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在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数据表明,超过七成受访者在过去三年内看过中国电影(包括合拍片在内) ,受访者对中国电影有着较为普遍的接触,但就其观影总量来看,中国电影只占据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影片还是好莱坞电影。这一方面印证了北美电影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好莱坞电影的强势辐射,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中国电影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本次调研延续了对电影类型偏好的调查。数据显示,北美地区受访者最感兴趣的中国类型电影是动作片和战争片,两者都是以塑造英雄人物、打造动作场面为核心的电影类型,更受男性受访者的欢迎。

  此外,功夫片这一曾经传播度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中国类型片在该项调查中排名垫底。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或许与近年来功夫明星的断层,功夫片产量和质量的回落有关。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功夫片的演员、武术指导正广泛参与到其他类型影片,如动作片、魔幻片、科幻片的制作中去,使功夫元素在更多电影中发扬光大。狭义的功夫片也被更广义的动作片所取代。

  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族裔的受访者对中国电影有着不同的看法和选择,差异性十分明显。在年龄方面, 18岁至44岁年龄段的中青年受访者是中国电影的主力观众群体,其中又以25岁至34岁的青年观众最为突出,观片量明显多于其他年龄段观众。

  族裔方面,非裔、华裔人群对中国电影的认可度最高,这一方面说明了华裔群体与中国文化的深厚联系,另一方面则反映出中国电影对非裔族群的独特吸引力。

  观影评价方面,受访者对影片宣传和发行的评价明显低于对影片内容和制作的评价,一方面说明宣发是中国电影在北美地区传播中的薄弱一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电影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则反映出中国电影在北美的宣传、发行处于弱势地位,相比于主流好莱坞电影,较少给受访者留下深刻印象。

  数据还显示,受访者在观看中国电影时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其中排名最高的依次是“对字幕翻译不适应”“对表演方式不适应” ,说明北美观众在观看中国电影时的首要障碍反而是最表层的,即对于中文对白和中式表演风格的不习惯。适当增加配音影片比例,提高翻译水准,促进表演体系与世界接轨等,或许有助于这一问题的改善。

  综上所述,中国电影在北美地区的传播总体呈现出积极态势,虽然存在一些障碍和不足,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未来传播工作中,中国电影应加强宣传力度,拓宽发行通道,促进类型片发展,细化受众市场,加强译制翻译工作,推动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