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在南极拍摄的故事片,《南极之恋》正在全国院线热映——
爱情类型如何在电影工业上有所突破?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南极之恋》剧照

  刚刚过去的2017年内地电影市场,国产电影呈爆发之势,佳作频出,其中尤其以青年导演为中坚力量。新锐导演的不断涌现,不断呈现电影新作、佳作,打破了知名导演对于电影市场垄断的格局,为大银幕注入新的血液。2月2日起在全国院线上映的电影《南极之恋》改编自导演吴有音创作的长篇小说《南极绝恋》 ,讲述了一对本该“绝缘”的男女在一次意外事故后被迫滞留南极的故事。主演赵又廷、杨子姗在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后,南极再度相遇,在极端恶劣、毫无援助的环境下,萌生出真挚的爱情。 《南极之恋》也被称为是“一部用感情来温暖冰冷世界的电影。 ”

  导演本身就是南极科考队员

  影片导演吴有音,在拍电影之前,浸淫广告界多年,对视觉化讲故事非常熟稔,是一位资深的广告界“老炮儿” ;同时他热爱写作,创作了多部小说;此外,他还有更重要的一层身份:中国南极科考队队员。这三者因素结合起来,成为促成他完成电影《南极之恋》的基础。

  谈到项目缘起,吴有音说道,“写小说的欲望在第一次去南极的时候就产生了。那时候去极地做文化建设。我就特别想写第一本中国南极题材的小说,因为我发现市场上关于南极的都是纪实小说,浪漫主义、虚构的类型非常少。于是一方面在南极体验生活,一方面在为小说搜集素材。当时正好有一架智利的飞机在南极坠毁,这件事情对我触动非常大。本质上我是个喜欢讲故事爱文字的人,所以用拍电影这种形式来表达我心里想讲的故事。 ”

  为什么会选择吴有音来执导这部大投资、大制作、大场面的冒险爱情电影,制片人曹欣首先看中的是原著小说所提供的可能性。“我一直想做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电影。三年前,剪辑师很偶然地推荐给我一本小说《南极绝恋》看。我从小说中看到了它所传达的共通情感,而这个情感又是在非常独特的环境下诞生的。这个小说的出现,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爱情类型如何在电影工业上有所突破。可以说非常符合我的期待。 ”曹欣认为,吴有音导演的认真与执著是非常少见的,“他多次到南北极实地考察,对真实灾难情况极为了解,本身又是剧本创作者” 。

  团队成员都必须熟悉南极地貌地形

  作为唯一一部在南极实地拍摄的剧情长片,在最初是否真的去南极这件事情上,主创们还是有所犹豫的。“对于制片方来说,可控是通常第一需要考虑的。我们对在南极那种没有后援的地方拍摄是有担心的。整个创作过程难度都非常大。南极的冬季是不能拍电影的,去早了去晚了都不行。如果去的不对,南极冰雪融化,景色就不好看了。而导演非常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只有在南极取景才能还原那种真实。制片团队非常尊重导演的选择,于是在我们做了非常周密的研究、考察和绝对充分的准备之后,决定在南极进行实景拍摄。 ”曹欣说。

  如何在南极拍摄,对于任何一位导演来说都是困难的,尤其是对吴有音这样的电影新锐导演。他形容影片拍摄就像“一场马拉松长跑” ,在这样一个工业级别制作的电影面前,是不能够意气用事的。低温环境和长期在户外拍摄,对于团队的挑战非常大。所以必须要注意团队成员的体力。吴有音说自己在南极野外行走四五个小时是极限,所以要更加注意剧组成员的身体情况。

  据了解,为了跑好这场“马拉松” ,团队做了事无巨细的预案准备工作,把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进去,比如在南极雪地拍摄时发生火灾该如何应对。这种看似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不能因为概率微小而被遗漏。安全问题在预案准备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曹欣提到,当团队中一旦有人受伤严重需要撤退的时候,救援飞机的撤退路线,甚至包括去哪家医院快速救治都是在预案阶段就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并且去南极之前,团队成员都必须熟悉南极地貌地形。

  剧组的专业性非常值得称赞

  提到拍摄安全问题的时候,中国南极科考队成员、上海第十医院主治医师吴婷婷讲述了她的看法,“南极科考站需要接待40人这么大队伍,确实会有很多问题。去南极科考,安全一直是很大的问题。从路程上,首先一行四十人要穿越众所周知的魔鬼西风带,穿越这个地方,是否有人会因为晕船等问题产生严重不适应,这都是需要考虑的。到了南极,各种千辛万苦,包括产生雪盲症等等,这些果然也都在剧组成员身上发生了。 ”

  说到摄制组去南极拍摄的影响时,中国气象局极地气象研究室主任丁明虎给出了他不同寻常的看法,“ 《南极之恋》是人类历史上首部去南极实地取景拍摄的故事长片,但这也意味着,摄制组必须在拍摄时十分注意环保等问题,一旦有不合规的行为,留下什么,那么所有成员国都知道是中国人做的,因为在你之前没有人做过这件事。那么在来年的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上会进行通报,这其实是很大风险的。但是《南极之恋》剧组的专业性非常值得称赞,在环保方便做得很极致,也得到了其他国家科考站的欢迎。 ”

  曹欣提到,在南极,除了要打精确的有准备的仗,团队之间的配合与帮助是不可或缺的,“寒冷极端环境下,可能部门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明确,因为有困难需要大家一起帮忙。各个组都要求人员数量最低配置。但是我们还是带了一位厨师去南极,因为在长城站的团队都是轮流做饭的,突然多了40个人,增加的后勤工作量必须要专业的人来完成。包括设备这一块,分到每个部门的所携带的器材也是尽量轻量、少量化。 ”

  新导演的进阶之路

  在目前电影市场里,票房处于5亿至15亿元的电影是较为缺少的。好的商业片与好的文艺片的界限要被打破,互相融合,这非常难。这得需要导演有文艺片的情怀和驾驭商业片的能力, 《南极之恋》这部电影给出了很好的例子。

  站在制片人角度,曹欣认为:“对于新导演来说,我首先要看的是他创作的剧本。剧本不需要特别完整,但是需要有闪光点。你要有所表达,才有价值。年轻导演有时候会在专注上出问题,如果他一下子给我好几个剧本,我会建议他专注做一个。机会在于你做得够不够,好不好。其实现在主流电影公司的大门都是打开的,如果所有的电影公司都拒绝你的剧本,那你就需要再重新审视自己的剧本。投资大小,其实也不是核心问题,关键在于你的东西能不能匹配应有的投资。 ”

  吴有音还谈到了为《南极之恋》 “找钱”的过程,同时也说出了他对新导演的建议,“找钱的过程对我来说,是漫长和荒诞的。在遇到曹欣之前,一直没有遇到懂我剧本的人,我其实有点灰心。当时我遇到的挫折比较多。曹欣问我预算是多少。我觉得以保险些的方式来拍,就提出是两三千万元吧。曹欣认为这个电影要往商业上做,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爱情故事。最后定的是1亿元预算。而在最开始,我会把很贵的,比如企鹅之类的需要特效制作的部分在剧本阶段拿掉。但是后来遇到好制片人,剧本里好的东西就展露出来了。制片人在各个方面都对我有非常大的影响。 ”

  通过这个幕后故事的讲述,吴有音强调了一个优秀的制片人对于新导演作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一位新导演能出好作品,一定要得益于背后工作人员们。吴有音希望所有踏上这条不太好走的电影之路的创作者要智慧地前行,尊重团队,心怀宽广,虚心地接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