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古琴宗师吴景略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系列活动举办——
全国琴家汇聚,只为“一生知己是丝桐”
作者:许瑞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师生合奏由吴景略移植的维吾尔族民歌《新疆好》  陈杨  摄

  近几年来,中国传统音乐在继承和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接下来,如何将古琴交给未来,将这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交给未来?由中央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音乐学研究所主办,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承办的“一生知己是丝桐——纪念古琴宗师吴景略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日前在京举行。

  吴景略(1907-1987),著名古琴艺术家、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仅有的几位创系教授之一,曾先后任上海今虞琴社负责人、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他创立了现当代的重要琴派—— “虞山吴派” ,其师传、再传弟子已有四代。吴景略桃李满天下,其中的代表琴家有吴景略之子、国家级古琴非遗传承人吴文光,学生里吴钊、李祥霆、赵家珍历任三届中国琴会会长,再传弟子还有巫娜、黄梅、赵晓霞等。吴景略潜心琴艺,精于打谱,其演奏以气韵见长,兼有北之雄奇、豪宕与宏廓,又备有南之清润、柔婉与流丽,落指成珍、烨烁琴坛。他自行打谱并擅长演奏的作品有《潇湘水云》 《广陵散》 《胡笳十八拍》 《墨子悲丝》 《秋塞吟》 《阳春》 《渔樵问答》 《梧叶舞秋风》 《忆故人》等。吴景略还深于琴器制作,并致力于琴器改良。

  纪念活动当天,全国各地的著名琴家汇聚一堂。吴文光、李祥霆、赵家珍,戴晓莲、李凤云、徐君跃、戴茹、林晨、杨春薇、赵晓霞等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高校的古琴名家共同献艺“吴景略打谱琴曲名家雅集” 。 《平沙落雁》 《忆故人》 《普庵咒》 《阳春》 《梧叶舞秋风》 《渔樵问答》等千古琴音在中央音乐学院的王府音乐厅响起。

  一场包含了传统和现代古琴作品的音乐会也同期上演。上海今虞琴社社长戴树红与戴微、王懿颖等琴家重现了1937年抗战时期的琴歌作品《精忠词》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赵晓楠演唱的琴歌《慨古引》 ,吴文光根据吴景略打谱琴曲释编的古琴述作作品《梅花三弄》《白雪》等作品,还有周龙、姚晨、李晨瑶创作的《溯》 《牧云图》 《空城引》等当代作曲家的作品,音乐会在赵家珍演奏的《广陵散》时达到高潮。最后,整场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师生合奏的由吴景略移植的维吾尔族民歌《新疆好》的琴声中结束。

  此外,具有学术含量的还有“吴景略的古琴艺术贡献”分享会和两场主题为“古琴音乐的创新与发展”的学术研讨会。分享会邀请了吴钊、陈长林、吴文光、李祥霆、赵家珍、戴晓莲、李凤云、樊愉、刘丽、吴炯等琴家和今虞琴社的亲历者,共同回忆吴景略,畅谈其艺术贡献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学术研讨会邀请了作曲家贾国平、姚晨、陈欣若、高平,音乐学家张伯瑜、王建欣、章华英,古琴家吴文光、李祥霆、戴晓莲等,由他们和听众们一起探讨古琴音乐的创新与发展。专家学者们表示,吴景略所开创的吴派琴学传统从来都是开放性的,兼容并包的。正是在不断地继承和保护、创新与发展之中,吴派古琴艺术始终绽放着它的青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