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塬上》剧照
在北京当记者的康文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报道一只被无意间发现的国宝朱鹮。这只鸟牵动了家乡不同人的利益,在追逐和隐藏这只朱鹮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疮疤被逐渐揭开,在他们生活真相的背后,是当今中国乡村普遍存在的困境——在生存与发展之间,该如何抉择?由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乔梁导演的电影《塬上》以一个还乡人的视角,冷峻而又充满情感地展示了中国乡村的真实状况和人性困境。影片根据获得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今年以来先后荣获多个国际电影节奖项。
“ 《塬上》有两个主题,一个是环境污染,一个是精神污染。这是我在影片中想要呈现和思考的现实主题。 ”在日前由中国影协、陕西省委宣传部、铜川市委宣传部主办, 《电影艺术》编辑部承办的电影《塬上》专家观摩研讨会上,乔梁如是道出了自己的创作动机。苟天林、李准、仲呈祥、向云驹、许柏林、饶曙光、陆亮、赵葆华、王一川、梁明、张阿利、左衡、索亚斌、王旭东、王纯等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也对《塬上》给予了较高评价。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艺术处处长陆亮以“风情画”和“解剖刀”两个关键词来评价《塬上》 。他认为,影片首先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当下中国西部乡村的风土人情与社会现状,堪称一幅现实风格的风情画。“同时,影片就像一把深入剖析人性与民族性的手术刀,将中国乡村依旧存留的发展速度凌驾于环境保护、官本位思想等落后意识进行了展示。更为可贵的是,导演是带着一种对土地和家乡深深的热爱之情,去深度揭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现实的。 ”
正如陆亮所言,在乔梁的镜头里, 《塬上》充满了人文色彩,是中国在快速发展中的冷静思考,也是社会变迁中被欲望裹挟前行的人们对“精神故乡”的一次深情凝望。“事实上,朱鹮就是绿水青山、祥和富足的象征。 ”著名编剧赵葆华认为,所有优秀的影片都是对生活的艺术化发现,“ 《塬上》表面上讲述了一个关于环境污染的故事,但隐藏在更深层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为了真实再现康文作为一个还乡人的冷峻视角,乔梁全程采用黑白影调画面,大段使用固定机位长镜头,并抛弃一切配乐渲染,以冷静、客观的视角展示了当代中国乡村的真实面貌。 《塬上》是乔梁对社会现实和复杂人性的反思,正如他舒缓自然的电影语言,没有激烈犀利的批判,也没有过多的说教性引导,却深深印刻于观众脑海之中。
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看来, 《塬上》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 《易传》里说‘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天道曰阴阳,地道曰刚柔,人道曰仁义,天、地、人合起来就是‘三才’ 。天、地、人是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所以‘天命’并非不可违,‘地道’也不是不可改变,只要充分发挥人的力量,就能够扭转看似不可逆转的命运。 ”王一川表示,“ 《塬上》里,从天而降的朱鹮是‘天’的象征,造成污染的水泥厂是‘地’的象征,康文和他的几位老同学则是‘人’的象征。影片的故事证明,要解决生存与发展的困境,关键还是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