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无虚”三重奏《五行》音乐会——
民乐的“炸裂志”与“即兴美”
栏目:新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飞舞的手指、巧妙的转陈,时而低吟浅唱、时而铿锵磅礴,这是一场非同寻常、十分独特的民乐现场演出。不同于传统的正襟危坐在音乐厅里的音乐会,日前由十三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新乐府”音乐厂牌联袂推出的这场“名无虚” 《五行》民乐即兴音乐会的演出场地设置在北京天桥文化艺术中心内一个被改造过的地下空间中。空间的选择即体现了这场即兴音乐演出的特殊性,所有前来聆赏的观众都站在台下观赏,现场的环境营造出了一种自由轻松的艺术氛围。

  超越传统的试探与探索

  演出的主角是三位游走于世界的民乐演奏家闵小芬、吴巍和徐凤霞,他们与皮影艺术家王玉光以及新锐视觉艺术家毕振宇“相遇” ,以《山海经》的故事为背景、以“五行”的核心理念进行了一场民乐即兴演奏与光影表演。这场名为《五行》的演出呈现了5个章节,依次代表着水、木、火、土、金,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

  《五行》集合了琵琶、二胡、古筝、笙、中阮、传统打击乐等多门类民族乐器的演奏,再配以京剧、秦腔等戏曲方式的吟唱,没有照本宣科、按图索骥的束缚,甚至每场演出都不一样。弓拉古筝、水杯弹琴等各种别出心裁的演绎形式被三位民乐演奏家游刃有余地把控。各种乐器音响相互交融再配合惟妙惟肖的纯人声音效,给人一种神秘、震撼的听觉体验。 《五行》的五个章节勾连一体又各有特色,超越传统的演奏方式与演奏方式的试探与探索,再辅以一幕幕皮影投在幕布上的光影交织,真有如一场即兴的民乐狂欢,用民乐“炸裂志”来称并不为过。

  据了解,由琵琶演奏家闵小芬、笙演奏家吴巍和古筝、三弦、古琴演奏家徐凤霞组成的“名无虚”三重奏2009年成立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组合名称取自三位音乐家的姓氏,各取一个谐音,三个字恰好体现了道家思想“无为,而无不为” 。三位音乐家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对实验保持着开放的态度,不断探索着音乐的新方向。这三位演奏家每个人都是多面手,精通并可以弹奏多种乐器,并使得这些乐器以不同于以往的打开方式相互交织。最有趣的是他们在演奏高潮处,还可以用“呼麦”的发声方式在现场营造出一种令人称奇的效果来,与现场环境和观众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不断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惊喜。而这,也就是即兴演奏的魅力所在。

  好的音乐应“感于物而形于声”

  此次演出也引发了学者和乐评人的一些思考。在几位艺术家的即兴表演中,他们表示看到了包容的精神,看到了热忱的态度,看到了合作的魅力,同时也看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新样式与新希望。

  现场聆赏音乐会的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满新颖听完后不禁发问说:传统民乐如何接通古今中外并引领当下?皮影艺术是否能透出鲜活的生命基因与当代影像多媒体相濡以沫?当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之后,艺术作为激发人无限创造力的可能,和我们能否产生对话与共鸣?“名无虚”来了,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激动与触动。

  知名乐评人明言则用六个字表达了他的直观感受—— “好看、好听、好玩” 。 “看完这场即兴演出,不禁使我联想起了一个长期思考的专业音乐学院学科专业教学改革的问题。毋庸讳言,现行的学院派‘吹、拉、弹、唱、作、理、指’的专业分工对各个行业的技术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泾渭分明的专业分工则导致了大量的‘单面化’音乐技术人员的积累。这些人将本来就是混生状态的音乐分割了,把本应圆融一体的艺术割裂了。 ”他认为,音乐作为一门魅力十足的艺术,其核心的评价指数应该是这个“好玩” ,“可惜的是,长期以来我们赋予这门艺术太多的艺术之外的要求和内容。这三位旅居国外的民乐艺术家的实践,使我们可以回归音乐赏析之‘初心’ 。 ”

  美育专家丁旭东认为,这场即兴音乐会对当下的意义在于音乐创作要回归到感性的艺术本源,避免技巧化、理论化。他说:“即兴音乐的价值高下全在于‘素养’两字。三位艺术家高超的音乐素养是即兴音乐成功的关键。即兴的创造必须建立在拥有高音乐素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到将‘声’转化成‘乐’ 。好的音乐应感于物而形于声。这场音乐会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好的音乐一定具备感性的意味、哲学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