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女儿红》研讨会上,专家称赞该剧——
既有年代剧的浪漫,又是家族剧的回归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赵志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民国初年,绍兴黄酒百年老号“女儿陈”老东家赵德宏在黄酒国际获奖庆功宴上的一口婚约,拆散了女儿赵一迪和酿酒后起之秀孙南笙的爱情,逼迫女儿嫁给酿酒大户王家少爷王世祥为妻……赵、王、孙三个家族两代人,自此在动荡年代历经命运悲欢、爱恨情仇、宅门恩怨、民族大义的艰难考验,演绎了可歌可泣的女儿情、强国富民的女儿梦、民族复兴的女儿魂。近日,围绕这部36集的电视连续剧《女儿红》 ,由中国视协和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召开的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仲呈祥、康伟、张德祥、刘琼、高小立、陈芳、戴清等专家学者,以及主创方有关代表出席,就该剧进行了对话交流和“把脉会诊” 。

  “ 《女儿红》是一部有大想法的电视剧,表面上是讲述黄酒的故事,本质上是表达家国的命运和对文化的关切,是展现大时代背景下的复杂人性。通观《女儿红》全剧,创作者在这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努力。 ”《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认为, 《女儿红》大体上有儿女情长、家族恩怨、酒市商战、社会变迁、抵御外侮五条叙事线,并通过绍兴黄酒这个黏合剂、催化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起承转合的整体, “这种努力,让我们可以相信,酒窖毁了、酒缸破了、酒杯碎了,但大道仍存、文化不死、家国永续。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当代电视》主编张德祥认为,该剧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从商业品牌到仁、义、礼、智、信,既是表现绍兴的地域文化,也是表现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绍兴黄酒其实没有什么秘方,鉴湖水、江南米,特别是绍兴人血脉中一代代流淌的基因,这些任何时候任何人也抢不走……”张德祥觉得,该剧宣传画册里的这句话可谓是画龙点睛,“要在品牌中找到我们的文化基因和文化价值” 。

  “ 《女儿红》把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精神融合在一起,正是该剧的最大价值。 ”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说。“我们的故事,看似是在写酒,其实是在写人的品德。在剧中,你可以看到浙商文化、绍兴文化、酒文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融合在一起。这些都将通过女主人公赵一迪一生坎坷的经历体现出来。 ”导演李三林如此阐述。

  《女儿红》是我国第一部表现黄酒文化的电视剧,剧中着重塑造了一位坚韧不拔、睿智聪颖、胸怀宽广的“女儿陈”传人赵一迪的女性形象。“蛮有特点,性格有层次感。 ” 《人民日报》 (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认为,不仅女主角如此,其他次要人物也都各有特色。

  “总体拍得讲究,江南气息扑面而来。其创作之精心、精细和精湛,以及特定的历史氛围、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强烈的悬念感,使得该剧成为一幅包罗人生百态、浓缩世纪沧桑的风俗长卷,成为一个嵌挂着众多个性人物的画廊,是一部具备和体现民族气派与文化传承精神的佳作。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高级编辑陈芳对该剧给予高度肯定。

  “从类型上看,既有年代剧的浪漫,又是家族剧的回归,是一个类型上的突破。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戴清认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担任《女儿红》的艺术顾问,他表示该剧立足于绍兴酒行业,却高于酒行业,成功地以电视剧的艺术形式创立地方文化品牌、彰显地方精神风采,这一点尤其值得其他城市借鉴。“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以美树人,贵在自觉、重在引领、胜在自信。 ”他强调说。

  中国视协主席赵化勇表示,当下一些影视作品很难处理好艺术性、思想性和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有的影视作品价值观很正,但缺少艺术性;有的艺术色彩浓厚,价值取向却有问题。《女儿红》则将艺术性、思想性和价值取向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

  专家们亦认为该剧剧情设计上还可以更多样化,再“磨一磨” ,避免某些艺术手法多次雷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