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在中国文联主办的“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6春节大联欢”文艺晚会上,梅葆玖一曲《梨花颂》 ,令很多观众至今难忘。2016年5月3日,梅葆玖遗体告别仪式现场,也反复播放着这首乐曲。今年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逝世一周年,剧作家、戏曲评论家张永和回忆说,这正是梅葆玖一生对梅派艺术坚守与创新并重的结晶。“它从京剧各种板式中脱化出来,在旋律、韵味上又均有突破,成为街头巷尾都可以哼唱的名段。 ”
梅葆玖10岁学艺, 13岁登台, 18岁开始与梅兰芳同台演出。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戏剧评论家周传家回忆,梅葆玖曾坦言,因为家学的熏陶,他对戏曲是有兴趣的,但绝不是痴迷。“他的艺术成就,多源于他对梅派艺术传承的责任感。 ”周传家说,生活中的梅葆玖是一个幽默、潇洒、爱好广泛的人,他喜欢摩托车、汽车、音响,还改造过收音机,说英语、吃牛排,听迈克尔·杰克逊,也听歌剧、音乐剧,看芭蕾舞,他努力把生活点滴中获得的体验融入舞台。同时,无论借鉴多少现代的、西方的元素,始终坚持京剧一定要姓“京” 。
“他在传承中坚守本分,在普及中又能放下身段。 ”周传家说,梅葆玖非常了解,这个时代观众对舞台的需求和他父亲梅兰芳时代已经不同了,他在舞台呈现上,从不排斥LED以及高科技的灯光设备,在唱腔上,从不排斥西方歌剧的演唱方式。他不排斥以动漫形式向青少年传播京剧艺术,还经常接受电视台和新媒体的采访,不拒绝它们对京剧艺术的影响。
“我曾问梅先生,大家都说您的唱法很科学,能说一说您是怎么唱的吗? ”国家京剧院创作中心副主任池俊曾向梅葆玖提出这个难题,可梅葆玖的回答很简单,他想了一想,认真地说:“就是找到最适合自己条件的唱法。 ”池俊说,这句话很朴素,但很有哲理,梅葆玖认为人是唱法的依据,要顺应人体这个“乐器”的构造。
“那年举办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15周年梅派经典演唱会,在梅兰芳大剧院后台,梅葆玖先生在化妆间,上台之前没有使劲吊嗓子,他拿着录音机一边走着,一边听着父亲的《凤还巢》 。 ”池俊说,他听《凤还巢》 ,也听《茶花女》 ,适度借鉴女高音发声方法为梅派唱腔所用。“他的声音像丝绸,却又有金属质感,表面细致、柔和、圆润,内里像有一根钢筋在支撑。 ”
不仅如此,梅葆玖的造型精准、优美,“我曾看过他着便装做示范,动作不是很大,技术却很高,当时他已经77岁,示范‘金盆捞月’那一笑,教学现场20岁的小姑娘都学不得,那种魅力只有他身上有。 ”池俊回忆,梅葆玖曾说,塑造人物不能真的陷进去,真的陷进去就不是京剧了,要进进出出、来去自由。
特殊年代,梅葆玖被迫离开他所热爱的京剧舞台,下放劳动,隐没于麦浪之中。他从农,但并没有弃艺,仍不辍练功,等待重返舞台那一天。“14年风雨未曾损害他爱戏的任何一个细胞,反而令他对梅派艺术更加锲而不舍、精益求精。重新粉墨登场,他已44岁,从那时起直到逝世,他又为京剧奉献了38年。 ”张永和说,梅葆玖对其父遗留下来的众多剧目,如《三娘教子》 《玉堂春》等,还有梅派特有剧目,小型剧目《天女散花》 《嫦娥奔月》等,大型剧目《贵妃醉酒》 《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等,全部继承下来,无论唱腔、念白、身段,甚至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深得梅兰芳先生的精髓。
梅派艺术崇尚唯美、圆润,中正平和,梅葆玖曾把梅派艺术比作一颗水晶球,从每个角度看都一样是圆的,貌似没有特点,恰恰是最大的特点。梅氏父子为人处世也遵循着梅派精神。周传家说,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舞台上,梅兰芳都是举止端庄、行为细腻,他待人宽厚诚恳、善良温暖,树立了君子之风,内方外圆、不卑不亢,梅葆玖在这样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秉持着纯朴善良、谦虚低调的人格人品,举手投足彬彬有礼,言谈话语平易活泼,助人为乐,与乡里乡亲、同事同行、戏迷朋友打成一片。
梅葆玖一生悉心培养了数十位优秀梅派演员, 80岁高龄依然登台,舞台形象依然端庄典雅。为了抓紧时间在有生之年留给弟子们更多、更准确的梅派经典,他始终秉持着不走样的传承,正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剧协名誉主席尚长荣所说,这是一种责任,更是对梅派艺术和梅派精神的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