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北川兰辉》2015年首轮演出剧照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央歌剧院将推出“文化惠民公益演出”大型原创歌剧《北川兰辉》 。该剧将于7月2日至3日登陆北京天桥剧场,观众可免费观看。这部剧曾于去年首演,本次演出作为复排版,音乐的表现力以及戏剧张力将会更强。
《北川兰辉》是中央歌剧院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推出的首部以当代英雄人物为原型创作的歌剧作品。该剧以已故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原副县长兰辉为原型创作,兰辉生前始终忠于党的事业,践行党的宗旨,敢于担当,苦干实干,扎根基层,无私奉献,为群众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当代优秀共产党人的时代赞歌,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 。
歌剧《北川兰辉》由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和剧作家胡绍祥共同编剧创作,作曲由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作曲专业教授张大龙担纲,中央歌剧院青年指挥家陈冰担纲指挥,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著名导演陈蔚担任总导演,舞美设计由国家一级舞美设计李宾和青年设计师晁毅担任,灯光设计特邀了国家一级舞美灯光设计师周正平。演员阵容中,每个角色都由当今活跃在国内一线的歌唱家来饰演,除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薛皓垠、徐森饰演兰辉外,中央歌剧院歌唱家尤泓斐、莫爽、王红、牛莎莎、郭橙橙、田浩、李晶晶、陈艺宝、王艺清、贾令等也在剧中扮演重要角色。
胡绍祥称,歌剧《北川兰辉》经历了一个非常艰辛的创作过程,因为“用歌剧写现实题材不容易,写优秀共产党员更不容易,创作空间很有限” 。 “我们几次去北川采风,挖掘兰辉的事迹,最终对兰辉这一人物形象有了定位:就是一个敢担当、干实事、与群众心贴心、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楷模。确定了这个定位后,才开始构思剧情,思考用什么样的故事来塑造这个形象。 ”他说,“这部剧有一个显著特点,不是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通过四幕戏,从不同侧面来展示一个活生生的当代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 ”
在今年复排版上演之前,剧组已经经历了一个月的高强度排练。陈蔚介绍,如今每天的排练时间达到了12个小时。对于这样一部创作难度很大的现实主义题材歌剧,陈蔚最初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让兰辉告诉世界》这本兰辉传记封面上兰辉生前的一张照片。“我看到这张照片的第一眼就被深深打动了。 ”陈蔚回忆:“照片上的兰辉同志,消瘦,眉宇间充满了焦虑和期盼,那短短的寸头挺立向上,很有正气。虽然他的牺牲是一个偶然事件,但也有其必然因素,这样一位为了群众日夜奔波的好官,必将是为了他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是这张照片,让她有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在剧中,兰辉的这张照片最后也会出现在舞台上。
在陈蔚看来, 《北川兰辉》也是一部展现中国歌剧原创魅力的作品,“作曲家张大龙运用了乐队交响、咏叹调、混声合唱等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同时融入了四川当地羌族的民族音调,手法现代而朴实,很有中国当代歌剧的新面貌和冲击力。在音乐的呈现上,也代表了中国原创歌剧在当代意识和民族化上的一个突破” 。
“这样一部表现优秀共产党员的歌剧,主创们在创作之初就达成共识,它是写给老百姓看的,所以故事和歌词,要让他们能看懂、听明白。音乐上,也要娓娓道来。 ”张大龙表示。歌剧的剧情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汶川地震中,一个遇难的母亲临死前给自己的孩子发了一个短信: “亲爱的宝贝,假如你能活下去,请记住妈妈爱你。 ”最终孩子获救了,村民们把这个短信念给他听。胡绍祥把这条短信内容写进了歌词,张大龙在创作时曾困惑:这么短的歌词,怎么来谱曲?最后他采用了西方摇篮曲的曲风。后来演员们排练时,唱到这里就会哭,致使排练无法进行下去。“这条短信不像歌词,但它比歌词更有冲击力。 ”张大龙说。
为《北川兰辉》作曲,让张大龙意识到情感比技法更重要,所以在为许多唱段谱曲时,他在考虑音乐技法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把感情注入到音乐里。在《北川兰辉》里,他运用了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和技法,比如巴洛克时期的,浪漫主义时期的,甚至还有20世纪以后出现的现代主义音乐创作的特点。他解释: “第一幕开场,就是展现汶川大地震残酷的景象,如果用浪漫主义时期的和声语言,无法展现地震的可怕,必须要用现代主义音乐的创作技法才可以。 ”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